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说人生与生活的本质是具有多样性的特质,但是人的习惯是喜欢那些新、奇、特的事物,做事的时候又常常会偏向于一些简单的事情。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本质特点,才使得我们在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兴致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那些事情的难度在变化中出现复杂的演化。
也正是由于时间的消耗与难度的不好掌控,使得原来的那些兴致开始递减。某些方面来说,如果没有很大的兴趣驱使,一个人是很难做出有成就的事情。这么说可以显得比较功利,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过,在各种各样的成就之间也会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区别,与身处其中的人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能看到局部和能看到全局的人,做起事情的态度将会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的人只会其中的一样,有的人只能成为一个旁观者,更有一部分人连旁观者都不愿意做。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正是在这样的差距中形成了各自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面对不同的价值观,人们的态度也是不尽相同,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大部分人都希望有一个不错的理想人生。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理想和愿望,才使得人们愿意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去付出实际行动和努力,也正是在不同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才塑造出来不同的人生路径。
很多人会把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归类于有天赋异禀。其实,应该说那些成绩优异取得一定人生成就的人起步比较早,他们从一开始步入知识门槛的时候,就被那些数字和文字表达的内涵迷恋上了。
兴趣是人的最大驱动力,正是有了极大的兴趣,才有了对所做事情进一步探索的痴迷。不管一个人的实力再强大,也需要与人合作,这已经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不懂得与人合作的人只可能在这个社会上越来越孤独,能够与任何人打交道的人,才可以从别人的身上借到智慧。
生活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就需要想办法接住那些给我们的东西,然后想办法把那些东西转化为自己有利于发展的事物。生活的多样性需要我们去创造,想要创造出丰富的生活,就需要开发个人的潜质。从根本上去认知自己是从那里来,才能够用更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在挖掘的过程中,进一步的知道要往那里去,才可以认清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从而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
人生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苟且并不一定就没有诗和远方,在诗和远方的地方,同样也蕴孕着不同的人生与生活。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才是人生的全部,只有在生活的淬炼与洗礼中,才能够寻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