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当父亲拿着崭新的房本站在全家人面前时,在我心里,父亲的前半生已经结束了。
父亲老家位于偏僻的村庄,在村里也算是“中产”,父亲出生后虽没为温饱问题担心过,但上学依然是个大问题。家中改变现实的能力实在有限。父亲老家盛产蘑菇,但最多也就卖到县城,父亲上学要靠那小小的菌类,但蘑菇行情不稳,再碰上天灾什么的,就会很头疼。家里的资产只能供父亲读到高中,上大学是完全无能为力的。父亲也非常“争气”高考时距分数线只差两分,这对于一名就读于村里高中的学生来说,已实属不易。家人已经做好了砸锅卖铁供父亲复读的准备,但父亲心气儿极高。时值保险行业兴起,父亲揣了200块,上了绿皮车,读了哈尔滨保险学校,父亲告诉我,那是非人般的三年
从哈保校毕业后,父亲就职于县里的一家保险公司,从村里到县里,父亲完成了第一次飞跃,2000年,父亲升任副经理,薪水自然有了提升,然而我的出生反而让全家生活水平开始下降,正所谓穷则思变,父亲不满于当时的现状,又正值学前教育方兴未艾,父亲倾尽所有,一头扎进早教这片红海。甚至不惜为此辞去了保险公司的职务。然而父亲还是低估了创业的难度,尤其是白手起家。2002年,早教班难以维持,旁人都劝父亲早点出手早教班,寻一份稳定的工作,好生生活。父亲当然不会听别人的,房子卖了,车子卖了,母亲的衣柜里也好长时间没有新花样了,父亲拿着一家人的希望进行了一场豪赌。2006年,父亲的赌局好像彻底破产,大家都觉得父亲应该收手了,但父亲又抓住了那个监管不严年代的一根稻草——小额贷款,当时除了母亲的工资,全家没有什么额外收入,所以父亲选择了最长的年限,每月还款400元。每个月,父亲都会去中国银行的柜台存这400元。一瞬间,全家好像被什么扼住了咽喉。
贫困对我造成的打击,来自去银行还款的时候,我和父亲在银行大厅等候,看到前面一个老板模样的中年男子来取钱,居然拎着个黑色麻袋,把钱一捆一捆往里放——我真没见过(除了在电影里)。我当时甚至混蛋的想:这要是我爸该多好。当叫道父亲的号时我甚至想逃,而父亲只是平静的:“麻烦把这400元存进这个账号。”不卑不亢。
为什么有的人这么富有,而有的人这么贫穷?我对这个社会的思考,大概就始于这件小事。
人穷,不能穷一辈子。一段时间后,事情终于有了转机,父亲的早教班起死回生,母亲不需要再为十几元一斤的牛肉碎碎念,衣柜里的衣服终于有了新花样,一家人也终于从平房搬出来,快喝吐了的玉米面粥也不需要再见了。慢慢的父亲的早教班越办越大,父亲从县城又到了市里,父亲完成了又一次飞跃。
来城市之前,父亲面临着选择,留下的决定是容易的,留下会使生活变得更加容易。离开的决定是艰难的,离开意味着面临新的挑战。父亲坚定的选择了后者,大概,父亲的固执与生俱来:任何人都能做成他想做的事,只要付出全部努力甚至牺牲。幸运的是,这一次,事情很顺利。正是父亲的固执,才有了开篇父亲拿着房本的那一幕。崭新的房本,为父亲的前半生画上了句号。
在村里读高中的父亲,是自卑而敏感的;在哈保校的父亲是渴望被认可却能力不足的;孤注一掷办早教班的父亲,或许带着些过度表达的虚假自负;现在的父亲,或许是一个更好的他。父亲用自己的前半生证明:没有人的成功随随便便,比你厉害的人,不一定比你智商高,而是他用正确的方法去做了正确的事。
我和父亲一起度过了最贫困的几年,其实穷人没有什么不同,贫穷不是值得骄傲的事,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更不是值得同情的事,穷人也有破茧成蝶的机会,前提是足够努力,有足够的耐心,并且内心强大。
当感谢贫穷的文章火遍全网的时候,我有些吃惊,为什么感谢贫穷?作者感谢的应该是不甘贫穷的自己,以及没有被崇山峻岭所阻隔的眼界。而我,则应该感谢我的父亲,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和蜕变,也帮助我彻底摆脱了狭隘与自卑。至于贫穷,从来都不应该被感谢。
父亲的前半生对我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开始欣赏社会的多样性,开始了解,学习,探求一些重要的问题。父亲让我相信: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永远是你正在走的路,以及路的方向,而不是出发时的位置,路,不止一条。
醉过知酒浓,爱过知情深,也只有体验过被贫穷扼住咽喉的感觉,才能意识到财富的重要性。不管前方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前进于追求财富的道路上。
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