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我们名师四班的共读书目是王维审老师的著作《成长的常识——给青年教师的50封信》。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循着光,做一个精神明亮的自我建设者。”初读这句话,温暖又充满力量,让我对这本书倍感亲切。读完整本书,再读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找到了成长的目标与方向:做一个精神明亮的自我建设者。所谓“自我建设者”,顾名思义,就是自己雕刻自己,自己磨练自己,自己成长自己。不要惧怕周围的人与事,不要为自己设限,循着光亮,守住教育初心,耐住成长路上的坎坷与挫折,在读书与写作中总结经验,洗涤铅华,提升自我的精神世界,照亮自己的成长之路。
整本书采用的是书信往来的形式,选取了王维审老师在《中国教育报》、《湖南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过的专栏文章,以答疑解惑的情怀,为青年教师写的50封信。虽说是写给青年教师的信,但翻开书读起来,却让已近不惑之年的我爱不释手,仍感到受益匪浅。本书共有六个章节,分别从气质培养、能力修炼、师爱锻造、专业判断、素养提升、管理赋能六个方面,指引着教师成长的方向。每封信都会交代清楚写回信的背景,在一个个生动的、接地气的案例里,我总会找到能够引起自我共鸣的地方,总会在案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这本书读起来就非常有代入感。总会亲切的感觉到就像王维审老师在跟我交流一般。其中的一封信《幸福是比成功更重要的追求》,更是深深的打动了我。
这封信的标题让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李镇西老师的一本书《幸福比成功更重要》。而这封信与这本书的理念不谋而合。成功是每一个人都想拥有的一种感觉。成功对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与标准。一个人成功与否,往往都是靠外界的评价与认可,这就让追求成功的人的目光与格局变得非常窄,只关注于别人是怎样评价我的,我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是否符合成功的标准。而教师所追求的成功,往往由所取得的证书、参加过何种级别的讲课比赛、取得过什么样的教学成家、取得过怎样的荣誉称号等等来决定的。但所有的这些荣誉与成绩都是奖励给少数人群的,所以,很多追求成功的老师就卷入到追逐所谓“名利”的大军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就像大家都在着急的向外抓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而忽视了自己内在最真实的需求,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的生活。正如王维审老师在书中所说:“每年赛课活动一等奖的人那么多,留下痕迹的却寥寥无几。如果细观这些寥寥无几的人,他们除了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外,大多还是阅读的杂家,不仅读教科书、教参、教案,还读哲学,甚至文学作品。哲学爱好,看似与教育无关,却让他们有了丰盈的情感、丰厚的底蕴、开阔的视野以及继续行走下去的勇气与支撑。
一个教师要想真正成为名师,绝对离不开阅读和写作,因为那不仅仅是对教育技能的高度浸润和提升,更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抚慰。”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卓越”更无关紧要,最最关键的是,是否“幸福”!对于教师来说,未必非得在教育里辟出一个很大的舞台来展示自己的缤纷和靓丽,也未必要站在高处炫耀自己的成功和伟岸。我们也可以在见微知著中品尝教育的甘甜,比如学生的依恋,家长的信任;在细微的光亮里看得见未来的温暖,比如一个学生的进步,一篇文章的发表;在细致的沉静中觅得人生的充实和从容,比如在静静的夜里读一本书。这其实就是一种最真实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比成功更重要的职业追求。要想获得这种职业幸福感,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从精神层面进行自我建设。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丰盈情感、丰富底蕴的人,才可能成为具有开阔视野、内涵深远的教师。做一个追求精神明亮的自我建设者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会在坦然中走向深远,在成长的道路上追寻教育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