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在家带伢最缺时间,每天24个小时绝不会因为你需要就增加。以前异想天开的认为等孩子大点不用抱,时间就会宽裕点,可事实证明伢越大事越多我的时间越少,除了日常家务她会不定时制造点突发事件,尿湿裤子、用手画画、打翻杯子等等不定时上演,等所有事回到正轨还得陪她玩。所以每天只有早起或晚睡才能享受到自由时间。可这来之不易的时间却被我花在了手机上。
3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文章中的一个实验深深的震惊到了我,有网瘾人的脑电波和吸毒人的脑电波竟然显示是一样的。这篇文章加上后来看的两本书《娱乐至死》和《消失的童年》让我毅然决然的处理了家里的电视。两本书的作者尼可.波德曼没能活到有手机的现代,电视是他找到会让人们“娱乐至死”的元凶。可如今没有电视我的生活不会有改变,可如果没有手机我的生活会脱轨。
《欲罢不能》这本书必须看,是因为它能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花3个小时睡觉时间去给伢买双手套,这绝不是母爱付出,这是瘾。我不停的想找更适合的手套,完全停不下来,哪怕已经过了凌晨12点。说实话这种不受控的感觉并不好,如果一个成年人面对手机都无法自控的话,那么我该怎么教伢正确使用手机呢,我不想她的童年消失了。
从书中得知,丧失继续还是停止相关行为自由选择的能力(失控)是行为上瘾的症状。我明知道时间少、注意力宝贵,可还是不受控的刷了3个小时屏,就是行为上瘾了。书里有道网瘾测试题可以自测有没有网瘾迹象,选出你在每一种行为上最具代表性的频率(数字就是分值):
0=不适用;1=很少;2=偶尔;3=屡次;4=经常;5=总是
1.你是否发现自己上网时间比预计要长?
2.你生活里的其他人是否抱怨过你的上网时间?
3.你是否有事没事地就要检查自己的电子邮件(微信)?
4.你是否因为深度上网而缺觉?
5.你是否发现自己上网时喜欢说“我就玩几分钟”?
如果你得分在7分以下,说明你没有网络上瘾的迹象。8~12分说明有轻度网瘾,你可能有时上网太久,但一般而言你能控制自己的使用状况。13~20分表示中度上瘾,也就是说,你跟互联网的关系偶尔或屡次给你造成过问题。21~25分表示重度网瘾,暗示互联网在你的生活里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这个分数只能大致了解自己的现状,因为主观因素居多所以不太靠谱。而一款名叫“时刻”的应用程序,用8000名用户使用数据告诉我们,我们使用手机的时间比我们认为的要长。大部分人把一天清醒时间的1/4都用在了手机上,多过其他任何日常活动。每个月几乎有100个小时迷失在检查电子邮件、发短信、玩游戏、浏览网页、阅读文章、检查银行余额等项目上,按平均寿命78岁算,相当于11年时间。
第二次世界爆发后的越南战争中,十万美国士兵在越南吸食了海洛因,海洛因是当时世界上最危险上瘾性最强的毒品。美国政府十分担心这些瘾君子回国后会对社会造成麻烦,结果这些士兵回国后只有5%的人复发。这件事说明了诱人上瘾的因素是环境,避免上瘾行为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远离那个环境。
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不可能脱离手机,知道了环境对上瘾的影响,我们可以人为的给使用手机制造点麻烦,让自己用的不那么方便,比如睡觉前不要把手机带到床上。《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对家里每一台设备都设定了严格使用时间限制,他的5个孩子从不准在卧室里使用屏幕。
无独有偶,2010年1月乔布斯推出了ipad,它用了90分钟解释了为什么ipad是看照片、听音乐、浏览Facebook、玩游戏的最佳方式,他认为人人都应该拥有一台iPad但是他从来不让自己的孩子用这台设备。为什么用苹果改变了世界的乔布斯,却不想他的孩子被改变。可能克里斯.安德森的话可以解释“因为我们最先见证了技术的危险性”。
经常在车上和餐馆里看到父母把手机和ipad扔给伢,有些家长看到1.2岁的小孩会自己操作手机会觉得很得意,可这就是上瘾的开始。实验表明,长期面对屏幕的孩子,其大脑可能会不正常成长。因为看屏幕时大脑得不到正面反馈,只能被动接受。
比起成人来说儿童更容易上瘾,因为他们缺乏避免上瘾的自控能力。生活在互联网里,我们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避免电子设备上瘾。我们要做的是1.多带孩子体验自然交流活动。2.多跟孩子面对面的沟通,最健康的亲子关系是需要家长与孩子互动的。3.要限定屏幕使用时间。作者谈到,三岁以前的孩子都尽量不要接触屏幕。如果实在无法避免,父母要鼓励孩子把自己在屏幕世界里看到的东西与自己在现实世界的体验联系起来。积极参与比被动观看要好。
说实话我已经离不开手机给我带来的方便生活了,可是,它毕竟只是一个工具,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是我在用它,不是它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