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能---让改变轻松起来(一)
我今天跟大家聊一本书《瞬变》,让改变变得轻松的九个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越来越好,但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的本质是什么呢?爱因斯坦说精神不正常的定义,就是一次一次重复同样的行为,却期待着不同的结果。他的意思就是你要改变结果,一定要改变行为。所以说我们要想让生活变得更好,我们一定要先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改变容易吗?我经常见到有的朋友受到某一个情形的刺激以后,痛哭流涕,下定决心,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要改变自己。但是回到家以后又是没日没夜地玩电子游戏,然后看小说,你说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因为我们的大脑是由大象和骑象人共同作用的。大象是什么意思?它代表着我们的情感,而骑象人是我们的理性。你想想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行为是不是由情感和理性来决定的,你比如你的理性,也就是骑象人想早起锻炼或者学习,但是情感你的大象却希望能够在被窝里多躺一会儿。骑象人是希望自己身材能够苗条魔鬼身材,但大象看到美食,你情感的部分却很难控制自己,也就是大象渴望及时行乐,满足当下的欲望。你觉得骑象人的劲大,还是大象的劲大?你会发现有的人在冲动的时候做了一些自己后来后悔的事儿,说了一些自己后悔的话,大象不受控制了,大象来支配你去说话或者做事情。
所以骑象人如果和大象前进的方向有分歧就麻烦了。骑象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方向,也就是说用你的理性,用你的意志力来控制,你会用尽全力,然后拽住缰绳,迫使大象服从。但是骑象人不可能长时间跟一头庞然大物来拔河,总会有筋疲力尽的时候,你说这大象也不听话,那人要是光有理性就好了。不就自己想做什么,我就能够要求自己去做了,但是我们知道是情感使事情发生的,也就是大象还掌管着同情,包括梦想这些情感,这些动力。如果一个大象缺乏动力,那骑象人也只会原地打转。
他不停的分析计划就是不去行动。你遇没遇到过这样的人,他太理性了,只是去分析,但是没有动力去行动。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意志力的实验,找了两组学生,这两组学生让他们之前三个小时之内不吃东西,就是有点饥饿,然后带他们进入一个房间,一组学生面前就是刚新鲜出炉的巧克力饼干,而且还有巧克力糖。而另外一组学生面前就是一两根胡萝卜。等他们吃完以后,实验人员又开始让他们去解答同样难度的题,吃巧克力饼干,那组同学呢?他们解答题,花了19分钟,而且认真努力地尝试了34种方法。相比之下,吃胡萝卜的这些学生显然缺乏耐性,他们花了八分钟就不干了。为什么这组学生这么快就放弃了,答案呢?可能很令人吃惊,因为他们用光了自己的控制力。心理学家从类似的实验中发现,自我控制力是可耗尽的有限资源。就像我们在健身房练习举重一样,举第一下觉得很轻松,因为肌肉还充满能量,但是每多举一下肌肉就多一些疲劳,最后就完全举不动了。胡萝卜组的这些学生呢,他在抵制巧克力饼干的诱惑时,已经耗掉了很多的控制力,也许还有些委屈,他们在解决难题的时候,骑象人紧拉着缰绳,坚持了整整八分钟,再也没有力气继续了。
改变就是要修改我们已经自然而然形成的习惯动作,所以也在消耗精神肌肉的力量。你说改变这么困难,是不是就像过去所说的叫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有没有什么因素会让改变更容易发生呢?明天继续给你分享!
〖备注〗《瞬变》作者:奇普·希思、丹·希思。
奇普·希思,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与丹·希思共同著有全球畅销书《决断力》; 丹·希思,杜克大学社会企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前哈佛商学院研究员。
国际著名心理学家奇普·希思兄弟借用一组很有趣的比喻:大象(情感)、骑象人(理智)、路径(环境),通过各要素的变化提出操作性极强的建议,让我们的改变轻松起来!
〖感悟分享〗
让改变轻松起来(一)
我们之所以觉得做出改变很难,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是受情感和理性共同控制的。阻碍我们做出改变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希望改变的理智思考与已经存在惰性的情感需求不合拍,两者互相牵制使得我们难以做出改变。
人的情感和理智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加之人的意志力不持久,且易于耗尽,所以,面对改变尤其是要改变过去养成的一些坏习惯时,更是难上加难。
如何让情感与理性趋于合拍,让改变轻松起来呢?接下来逐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