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来年7月份,正是一年中北京最热的时候,王睿奇像往常一样把橙子送到幼儿园后,自己骑车倒地铁去上班。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最平常不过的日子。他到公司没多久,忽然接到了姐夫的电话。姐夫在电话中对他和弟弟王睿刚颇有怨言,“老太太住院了你知道嘛?”,姐夫这么一说把他吓了一大跳,“不知道呢,啥情况?”,“医生说要做手术,你和小刚这当儿子的都不在家,这事儿得你们拿主意,有些事儿我这当女婿不方便做”。姐夫这番话一下让他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躁不安。在此之前,他就得知老太太心脏有些不舒服,不过他每次打电话回去,冯秀珍总说自己没事儿,让他在外面不要担心。他听老娘这么说,以为是老太太累着了,过几天可能就没事儿了,所以他也就没把这太当回事儿,哪知这次情况这么严重。“我之前就说要给你和小刚打电话,你姐和老太太拦着不让打,说先保守治疗一下,说不定就像以前一样,过几天就好了。这越耽搁越严重,不手术是不行了。你和小刚尽快回来,商量一下这事儿怎么办“。
按道理说,这事儿王睿刚操持最合适。一来他在老家,自然比王睿奇方便;二来他自己做生意,时间上也比较充裕。说是这么说,可当时王睿刚的事业刚起步,并且他当时人也没在湖西,而是带着工人在外地施工。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从小没操过心,碰到事儿他在不在没啥区别,但让他掏钱他没二话,当然是在他有的前提下。在这种情况下,要回去的肯定是他这个当哥哥的,虽然他自己请假也有时间限制。不过老太太生病这件事儿,却给了他很大的震动。之前老王家无论老人还是孩子,总是给对方报喜不报忧,就怕担心彼此。特别是老两口对于王睿奇,一是打小就特别宠爱,二来觉着儿子一个人在北京打拼不容易,能不麻烦他就不麻烦他。不但老两口这样,就是在家的大姐和二妹也是如此,但凡她们能解决的事儿,就尽量不告诉在京的大哥和小妹。看样子这次情况严重了,她们才不得不告知了远在北京的王睿奇。
王睿奇接到电话后,一刻也没敢耽误,赶紧给他娘冯秀珍打了个电话,问问她现在感觉怎么样。哪知电话接通后,从对面传来他娘有气无力的声音,她说的话王睿奇也听不清楚。这时正好他姐姐王睿玲在病房里,忙接过电话把情况跟他说了一下。原来前几天冯秀珍就觉着心口火辣辣的疼,一开始王永才就想跟孩子们说这事儿,让孩子带着她去医院瞧瞧病,可她死活不同意,说不定挨两天就过去了。老头儿拗不过她,不说就不说吧。哪知过了两天,情况非但没好转,反而还越来越严重,这才不得已告诉了大闺女王睿玲。女儿女婿一听不敢怠慢,开上车就把老两口拉到了医院。女婿通过关系找了熟人,到医院就给安排好了床位,住下马上就拉着去做了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冯秀珍的心脏有两条血管都堵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了,心脏缺血这才导致她心口疼。查明了病因,赶紧给老太太输液、吃药,暂时缓解一下她的疼痛。按照现在的情况必须尽快安排手术,不然靠打针吃药治标不治本。这个手术当地医院还做不了,要从济南请专家过来,做完之后专家再回去。所以熟人建议,如果他们有路子,尽可能拉到可以直接做手术的城市做,毕竟专家走了之后,万一发生紧急情况当地不好处理。让家里人商量一下,尽快给个答复。
按照湖西当地的风俗,家里老人治病都是儿子的事儿,闺女和女婿可以不管。当然现在不一样了,有不少出了门儿的闺女也跟着操心、掏钱,更何况有些家庭是独生子女,甭管儿子闺女,家里老人有病有灾的,不都得指着这家中的孩子嘛。老王家不是这种情况,他家有两个儿子呢,像碰到这种大事儿,理应他俩出头。也怪不得家中大女婿心中有气,关键时候俩儿子都不在家,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这搁谁谁不生气啊?
那就没啥商量的了,大儿子在北京,而北京又有最好的医疗资源,那肯定就直接拉到北京来做手术啊,所以大女婿的意思是王睿奇最好开车回来一趟。王睿奇自然没有二话,这是他这个当儿子的应尽的责任。只是来了之后去哪家医院,他一时犯了难,谁都知道在北京看病住院难得问题。就在他抓耳挠腮的时候,忽然想起,经常和他一起吃饭喝酒的一个邻居,不就是做医疗器械的嘛,并且主业正好是心脏支架。于是他拿起电话来,给邻居拨了过去,把老太太的情况跟邻居大致描述了一下。邻居二话没说,就帮他联系了宣武医院的一个专家,说后天有床位,让病人直接过来就行。这还有啥说的呀,最大的问题解决了,余下的就是回家接老太太。不过,一提起这事儿来,他就头疼,因为老太太晕车,并且还晕的厉害。以前就算身体没啥状况,她坐车都能晕的七荤八素,现在身体状态又不好,她能坐那么长时间的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