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聂文蔚
【原典165】文蔚谓“致知”之说,求之事亲、从兄之间,便觉有所持循者,此段最见近来真切笃实之功。但以此自为不妨,自有得力处,以此遂为定说教人,却未免又有因药发病之患,亦不可不一讲也。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若是从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即是事亲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矣。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即是从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矣。故致得事君的良知,便是致却从兄的良知;致得从兄的良知,便是致却事亲的良知。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却须又从事亲的良知上去扩充将来。如此,又是脱却本原,着在支节上求了。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来,不须假借。然其发见流行处,却自有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者,所谓“天然自有之中”也。虽则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而原又只是一个,虽则只是一个,而其间轻重厚薄,又毫发不容增减:若可得增减,若须假借,即已非其真诚恻怛之本体矣。此良知之妙用,所以无方体,无穷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者也。
孟氏“尧舜之道,孝弟而已”者,使就人之良知发见得最真切笃厚、不容蔽昧处提省人,使人于事君、处友、仁民、爱物、与凡动静语默间,皆只是致他那一念事亲、从兄真诚恻怛的良知,即自然无不是道。盖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至于不可穷诘,而但惟致此事亲、从兄一念真诚恻怛之良知以应之,则更无有遗缺渗漏者,正谓其只有此一个良知故也。事亲、从兄一念良知之外,更无有良知可致得者。故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此所以为“惟精惟一”之学,放之四海而皆准,施诸后世而无朝夕者也。
文蔚云:“欲于事亲、从兄之间,而求所谓良知之学。”就自己用功得力处如此说,亦无不可。若曰致其良知之真诚恻怛以求尽夫事亲,从兄之道焉,亦无不可也。明道云:“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其说是矣。
【译文】你说到致知的学说,在事奉父母,尊崇兄长上磨练体察,就觉得有所持守、遵循,就找到路子了。这一段最能体现你近来所下的真切笃实的功夫。但是,你自己这样做,没问题,有一个切实用力的地方。但是,把这个作为定说来教别人,就又难免又因药发病。所以这个地方我必须得跟你讲一讲。
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的地方,良知的发见,就是对他人真诚的恻隐之心,这就是他的本体。致良知的真诚恻隐以侍奉双亲就是孝,致良知的真诚恻隐以遵从兄长就是悌,致良知的真诚恻隐以事奉君王就是忠。只是一个良知,只是一个真诚恻隐。如果遵从兄长的良知不能真诚恻隐,那就是事奉双亲的良知没有真诚恻隐;如果事奉君王的良知没有真诚恻隐,那就是遵从兄长的良知没有真诚恻隐。所以,致得事君的良知,就是致了从兄的良知;致了从兄的良知,就是致了事亲的良知。不是说先有事亲的良知,然后再扩充开来,有了事君的良知。如果这样,又脱离了本原,在枝节上求了。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挥呈现,自然完备,无来无去,也无须假借于外。然而他的发挥呈现,自然有轻重厚薄,丝毫不能增减,这就是程颐先生说的“事事物物都有一个天然的中在那上,不待人安排也”,良知只有一个,虽然只有一个,但是其轻重厚薄恰如其分,不增不减,无过不及。如果可以增减,如果可以向外求,那就不是他真诚恻隐的本体了。这就是良知的妙用,没有形体,无穷无尽,《中庸》说:“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说它大,天下任何东西都装载不下它;说它小,天下任何东西都不能再把它分割成更小的单位。
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是让人在良知发见的最真切笃厚,最不容易蒙蔽之处提醒人,让人在事奉君上,朋友相处,仁爱人民,爱惜万物,一动一静,说话或沉默之间,都能放大扩充他那一念事奉双亲,遵从兄长的良知,那则自然处处都符合大道。
天下之事,虽然千变万化,不可穷尽,但只要你用这一念事奉双亲、遵从兄长的真诚恻隐之良知来应对,就不会有任何遗漏缺失之处,这正是只有这一个良知的缘故。除了事奉双亲,遵从兄长的这一念良知之外,更没有别的良知可以致,所以说叫做“尧舜之道,孝悌而已。”这就是“惟精惟一”的学问。放之四海而皆准,施之于后世也永远不会过时。
你说自己想在事奉双亲、遵从兄长之间,求所谓良知之学。就自己的用功着力处讲,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反过来,说要致良知的真诚恻隐来探求事奉双亲,遵从兄长的道理,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明道先生程颢说:“行仁从孝悌开始,孝悌是仁的一件事,说孝悌是行仁之本,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说孝悌是仁之本,就不对了。”这是你要注意的。
【解读】这两段是纠正聂文蔚认识上的偏差。孝悌是良知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发见良知,就是找到人的本体,就会在俟亲、从兄、忠君等方方面面行仁仗义。孝悌是行动有一个入手处。
参考资料:《传习录集评·梁启超点校》(九州出版社)、《传习录》(中国画报出版社)《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