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124: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19日下午,川师大薛巧巧教授讲《新时代教师的职业追求与人生幸福》。
教授的口才和思维能力惊人,一连几个小时眼不看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课的几个教授都有这个共同点。这一点再次证明了教师和学生有无限的潜能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一个人的发展在某一方面可能达到极高的程度。
讲的有几点具有启发作用,第1点,教育的焦虑。第2点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一理想信念,二道德情操,三扎实学识,四仁爱之心。
他分析了当前教育的焦虑,原因在于家长的焦虑,家长对教育资源的争夺,实质上是对社会资源的争夺。这个和美国状况是不一样的,美国的阶层已经固化,而且教育不够公平。我们的教育资源总体上是趋于公平的。各阶层人员之间的流动比较活跃,从而增加了家长的焦虑。这说起来也是一种好的现象,但这客观上也造成了教育竞争激烈的事实,家长的这种焦虑,成为一种社会的共同的焦虑状态,催生了社会私立学校和课外辅导市场的巨大。传递到学校,造成教师的焦虑。如何克服焦虑感,能够享受到职业的幸福?
第2点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做到了这个标准,教师的人生就是幸福的。
这里再一次表明教育理论的学习,一定要关注重要的核心文件。
第1点理想信念,教师要爱岗敬业,心怀感感恩。他以《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影片为例,讲解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个概念。教授在整个讲座中善于利用各种视频资源,来讲解,确实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这一段的讲解中,教授讲了许许多多的精彩的句子。
羞辱与鞭打的痛苦是同样的,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中,学生痛苦的心会慢慢分解,最后变成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状态。这里告诉我们要保持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要积极评价,多鼓励。不能用标准答案来随便否定学生。从学科教学上来看,标准答案很重要,但是从对学生的教育上来看,我们要倾听学生的回答,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不要轻易否定学生。
好的人生一生都在被童年疗养,坏的人生一生都在疗愈童年。这句话也讲得很经典,童年时期,精神状态影响人的一生。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掌握的状态,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是保持在一种昂扬向上,积极奋发的状态之中。
新教育提倡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对于儿童来说,我们就要关注学生的灵魂是否感到幸福。只要学生的精神状态,保持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中,他的学习一定会取得进步。当众表扬,私下批评。在教育的实践中,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的情况下,都会造成一种压力。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用纪律劳动和秩序对学生进行教育,可能培养一支纳粹的军队,但一定不能培养一颗积极向上的灵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有要具有这样的理想信念,首先关注学生精神的积极状态,用信任帮助引导,托起一张张笑脸。
新教育在这一方面强调的非常多,比如,让学生和教师具有崇高的精神,注重教师和学生无限发展的潜能,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像这些论述是非常多的。学习在于博采众长 ,应该坚持新教育的正确思想,把其他的学习都纳入到新教育的系统中,或者佐助或者丰富。在不断的学习中,对新教育的思想,理解得越来越深刻,把握得越来越具体。不能越学越乱,无所适从。
第二个方面,道德情操。要提炼自己,培养人格魅力。
孩子们虽然很小,但他们的解读能力非常强,能看出哪个老师对他真心好,哪个老师具有一颗事业心。不仅要有制度约束,更重要的是要用高尚道德感化学生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是在瞬间完成的,要经过一段时间,并且要有许多学生具体可感的事例,学生是敏锐的,他一定会感受到老师高尚的灵魂。当他敬佩老师的道德品质的时候,敬其师则信其道,一些教育活动就很容易进行。深层次的服从是应该是一种基于信赖的服从,基于制度、惩罚的服从是一种表面的服从。高尚的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高尚的道德来源于对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要善于把孩子从对手变成队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福德一致,高级审美,当老师的道德达到一定高尚程度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收获种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