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fail to plan, you plan to fail.
我素来有写日记的习惯, 每一个本子里承载的都是梦想和激情,当然也有心酸的泪水。日记不仅是情绪的出口,也是人生规划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个习惯最终酿就了今天的我,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然后坚定不移地执行。
第一次认识手账是在文具店里见到那些精美的本子, 因为喜欢带有设计感而有质感的东西所以毫不犹豫地买了。对日本人来说,手帐不仅仅是备忘录,更多的是教会我们自律的生活。在日本,许多人会随身携带这个窄窄的但是很厚的本子随时随地记录或者查看 。而我,则会把日记本/笔记本/app 都统称为“手帐“, 我把每日行程,每周工作计划以及读书、健身、写作等多种任务都设置了先对应的时间,让自己变得井井有条。 每天15分钟回想当日和调整明日计划,寥寥数笔记录收获与感悟,若干年后用此作时间轴复盘,梳理人生。虽然智能手机也可以进行“行动记录”的工作,但关键在于数字化的记录方式,很难抓住核心要义,用手写的方式则可以留住情绪, 画出思维导图构建完整的框架。
脑子不是用来记东西存放的位置,而应该是记东西存放的规则; 把想做的事写下来,把写下来的事做完。对于我而言,记录是为了忘记,把大脑留给思考问题, 因为忘却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而手帐就是为了我们管理这一切的工具。 我在美国生活的时候,发现不管是日常聚餐,还有会议、看诊美国人都习惯一件件的列在outlook的日程表里。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检视日程和to do list,一旦敲定,除非有什么紧急变故, 否则很少临时变卦。多数事件都是提早规划, 典型的项目管理模式, 而CEO日程都安排在一年之外。
《提早六小时下班的工作术——用架构化创造最高效率》一书的作者泉正人,倡导工作要统一化、一元化、架构化。统一化就是统一文件尺寸与格式;一元化就是在同一部电脑处理所有的工作;架构化就是将所有同性质的工作都事先模式化,有固定的SOP,如此一来,做这些固定的事情时,就不需再花大脑思考,照着流程说明做就可以。一元化和架构化的重要性相信多数人都体会。即使是临时用其他电脑接收或制作了一些文件,也要尽快将其同步到自己的电脑上,避免时间流逝后再回头重新去找耽误时间甚至是遗漏文件。
同性质的工作模式化,这点对于制造和服务行业上尤为重要。比方说工人从头到尾组装好一辆汽车,模式是把组装的流程拆解,每个部分由特定的工人完成。这样就把一个复杂的工作拆解成简单到几乎不需要培训的地步,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领导者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简单性质的工作用制度和流程去固定最大化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要记住: “小事记纸上,大事放脑中”。
犹太人认为,存在一条78∶22宇宙法则,世界上许多事物,都是按78∶22这样的比率存在的。犹太人把这个法则也用在生存和发展之道上,始终坚持二八法则,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如果难以分清轻重, 请写下一天到晚需要完成的事情,按照优先次序整理筛选出一天当中,你需要做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然后从头开始做。那么即使今天只完成了一件事,也做完了最重要的事情。你可以借助四象限法则对众多任务进行判断,位于第一象限(即重要又紧急)通常归为80-20法则 中的80%事情。
如果你关注自我管理, 请现在就开始立即行动, 先在手账上记录你的梦想清单, 例如我的2016清单是:
1、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体验、收获与对人生态度
2、认识一群有内涵、有思想或是有爱的朋友
3、成为青年人的心灵导师
4、每天坚持锻炼、健身
5、拥有敏捷的创新型思维
6、每个星期至少阅读两本书
7、量化计划,定期反思
你的清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