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迈出第一步”
周末放假,上上签跟闺蜜一起去看了电影《绿皮书》,真的相当精彩。
这部电影的名字来源于一本1962年黑人邮政员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的黑人出行指南《绿皮书》。在这本书中,指出了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以便黑人可以“顺利”出行。
电影讲的是六十年代的美国初期,一名成功的黑人钢琴家找了一个粗鲁的白人做司机,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进行巡演。总结就是“两个人一路向南的故事”。
最开始,两个人对对方都有偏见。
黑人钢琴家优雅而有教养,看不惯白人司机的粗糙鲁莽
白人司机率性而为,看不惯黑人钢琴家的自诩高贵。
前往南方各城市进行巡演的这一路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纷争,这才是电影的看点。具体是哪些纷争,这里就不剧透展开了,周末去电影院看看吧~
这部电影触动上上签的点,在于一个人在社会背景下,对自己的怀疑与认同。
你,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吗?
你,是怎样看待你自己的呢?
你,知道别人是怎样看待你的吗?
你,又是怎样看待别人的呢?
这些问题,其实是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存在,从我们有思维开始就在不自觉的思考的问题,而停止思考,则伴随着我们生命的结束。
黑人钢琴家在演奏中享受别人赞许的目光,然而走下台,就连他演奏的餐厅都不许他在厅内吃饭。出于教养,但更出于种族歧视的忍气吞声,他始终默默不言。但,白人司机却教他反击,捍卫自己的尊严。
白人司机一开始是为五斗米而折腰,但在一路上,越多的了解了黑人钢琴家的内心世界,知道他其实也并不快乐,也开始跟钢琴师分享自己的许多快乐——比如说空手吃炸鸡!
其实说到底,黑人钢琴家和白人混混,一个是阳春白雪里的下里巴人,一个是下里巴人中的阳春白雪。相互的看不惯,只是因为一开始的不了解。待你了解了对方的背景,或许也能理解为什么那样的人是那样的一个人。
就像,可能我们看不惯别人,但同时,其实大多数的别人也看不惯我们。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呢,就算看不惯也不要特别认真的去改变别人了,那实在是太难太难。一则,别人本性如此,并不愿意被你改变,二则,改变的整个过程都是痛苦的,不仅仅是对于被改变的人来说,更包括一心想要改变别人的人。其实大多数时候,引导别人积极向上,努力认识别人,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与不足,帮助他不断放大他身上的闪光点,这就足够了,不是吗?
人生短短几十年,一定要努力,让自己更开心些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