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欲期发育不好,就会出现过度粘人或过度独立。
展开来讲,这个时期被照顾的过好,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被淹没,于是边界被侵犯。渴望自由,同时又不想长大,因为太舒服了。他们会出现不劳而获的心态,等,靠,而不是主动争取;这个时期照顾的欠佳,也就是被忽视的那群孩子,长大后就特别渴望被看见,被照顾。
有意思的是这两种依赖,被照顾的太好的,渴望自由的这种人,很容易被照顾中被忽视的人所吸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空间。相反,被忽视的那群人也渴望被满足的那种感觉。这大概是缺什么就容易被什么所吸引吧。
2.肛欲期的控制
控制背后有害怕失控的东西,是什么呢?长大后控制别人的人,小时候也被别人控制过。他在用控制表达着什么,或许是爱或许是满足他自己的自恋。失控意味着自恋受损,最初的自恋应该来自于控制妈妈,这个时候妈妈给予足够的满足,他的自恋应该发育的很好,长大就不会过度的控制。相反,就会触及婴儿般的自恋,他就会愤怒。
控制是典型的界线不清,人格发育不健全的表现。
另外,边界被侵犯是自己定义的,每个人不一样。以感受为准。
3.父母如何做到合理的引导而不控制呢?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几点:(来自明心老师的分享)
首先,亲子关系的定位是平等的。
把你的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
其次,亲子关系立场:你和孩子是一伙的,你是一伙的里面的高手。(你的话很重要)做孩子的护卫而不是对手。
我支持你,我们去做。爸爸永远是你的后盾。
最后,教育的标准以感受为准。(爱,尊重,抱持)
时刻保护孩子的全能自恋。
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边界,天然的防御——对立。
而非理性的是非对错,否则会在对抗,控制中打转。
家长很容易活在对错里。
孩子的人知不健全,在承受范围内允许其犯错。
去做,犯错,讨论,如何成功。
试错后,建议更容易听。
大人也不知道怎么去做,大胆的支持和鼓励孩子去做。
家长多示弱,允许孩子多赢,孩子更健康。
4.先跟后带。(赵蕾老师的建议,我自己的理解)
我感觉跟的意思是我们俩频道不一致,我自动把频道调的和你一样,这样我们就容易沟通了。因为一样了嘛。
后带的意思是,我了解你的想法和需求后,把你带到一个你想要的地方,一般是更高的地方。这就需要这个带的人的能量运用自如,可高可低。能量和气场都比被带的人强很多。
5.行动力弱——海底轮不好。多做深蹲或听听海底轮音乐(明心老师建议,宋波,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