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纪录片创作六讲》
从我在季风书店游荡到发现后浪电影系列再到读完这本书,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学期。往电影的胡同走得越深,越觉得走不出来。回顾一下几本今年读的电影相关的书吧,这本《纪录片创作六讲》是这个系列第一本。
纪录片课上老师点到的是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比起导论,这本北影王竞教授讲稿整理出的小书更加生动。
章节标题就是十分动人:
1/为社么拍摄纪录片
2/电影-眼睛
3/主人纳努克
4/观点
5/心像
6/迷踪
像学纪录片很头疼的真实性问题,这本书放在了最后。而一本书的最后我常常都是没动力读下去的。
1.第一章
这本书更加强调实践,第一章的“为什么”,从拍摄冲动出发。来讲仅仅有素材还不构成纪录片,必须有公共价值和文献价值。p5最后才谈到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
他讲到赫尔佐格、希区柯克、法斯宾德、北野武和里芬斯塔尔,他们从没上过电影学院。创作是用人生积满厚厚的笔记,又对这个世界有话说。p1
他认为文献价值是纪录片最核心的东西,并举例冯小刚导演《一九四二》需要通过纪录片对不止衣服还包括举止说话神情等因素的调查。p2
又讲到拍摄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声音,在后期中起到很大作用。所以一定要使用外接话筒。p4对镜头内容和镜头语言的考量必须十分专业,价值往往与精简并存而不是相反。p8私人影像和自我的误区,可以通过“投资游戏”来训练。p11这也是业界所用的pitch.在像IDFA(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这类节的官方网站,创作团队可以申报项目获得基金拍摄。
讲弗拉哈迪的时候,先提到了”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特别是他俩的渊源,RF的《北方的纳努克》被JG第一次以documentary指称,于是北方成了历史上第一部纪录片。这里对二人作品和《北方的纳努克》拍摄故事的讲述说明了拍纪录片中的很多现实问题,十分有趣,有兴趣的可以找来读读,就不详写了。
2/第二章
纪录片也是一种电影。在没有4D之前,电影是视听语言。因此有大量的内容从眼睛视觉语言的角度来分析电影创作。王竞在第一章里推荐了《电影语言的语法》丹尼艾尔阿里洪。P9不过,这一章所说的电影——眼睛,确实强调感官与意识。
要理解这一章,必需得配合视频。
《雨》伊文思 Rain, Joris Ivens
《第十区法庭》雷蒙德巴东 , Raymond Depardon
《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理查德利科克 Louisiana Story, Richard Leacock
《初选》罗伯特·德鲁 Primary, Robert Drew
《推销员》梅索斯兄弟 Salesman, Albert Maysles, David Maysles
《9/11》朱尔斯和戈登兄弟 9/11, Jules and Gedeon Naudet
伊文思的《雨》是经典的poetic诗意类型纪录片。王竞说它是一部基于观察的“先锋电影”。p23片中的视角好像我们自己的眼睛,在观察一场雨从初起到滂沱到结束。水滴和雨中的景象变换哲角度出现在镜头中。它不是一场自然客观的雨,实际上是作者要表现的他心中对雨的感受P24另一个亮点是剪辑。
只有得体的方法,没有过时的方法。这里王竞举了小津安二郎和阿巴斯的例子,并提到赫尔佐格甚至方案技巧。技巧过多,只能说明题材本身不够好。P25我非常认同的一点是,“电影的价值在电影之外”P25内容的价值大于修辞方式。这里我直接引述一段:
“电影局长张宏森曾提到中国电影创作者的"方法论焦虑",这一点在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身上更为明显。有时候创作者对于电影的方法、技巧本身的关注,超过了对电影该讲什么的关注。希望中国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多把目光放在电影之外,关注价值,关注生活。纪录片、故事片都是一样,我们反对为电影而电影,为修辞而电影”
这就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做电影是对人生积累的释放。电影所讲的不是电影,而是生活。我认为这是使得电影能够像文学诗歌一样称为艺术的一个必要条件。而纪录片在这一点上更直接。譬如前阵子关注的《象牙游戏》,拍摄者也是野生动物的保护者。纪录片的真实性也来源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就真实的关心者题材。这是我的一点延伸。
《第十区法庭》强调的是用固定的机位展现法庭,因为本身就有冲突戏剧性。所以“看”就够了可以展现一种极简的拍摄。
《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的导演理查德利科克 Richard Leacock和上章提到的《北方的纳努克》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也有交集。故事就像是大师和大师的接力,年轻人总会带着强烈的表达意图为纪录片史再添一笔。利科克则从前辈那里学来一种纪录片的认知方式,保持开放的眼睛,开放的心灵。和我的老师,还有我的老师的老师说的一样。
讲到罗伯特德鲁的时候,提到五十年美国电影几大制片厂的低谷。以及电视崛起,电影行业的人像德鲁转到为电视做内容。和今天互联网发展,很多从业者去做网剧,做微电影还有短视频差不多。只不过当年是类型片的商业模式被告垄断,这次是技术的一次主动发力。
《初选》讲的是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当手持设备让拍摄越来越便捷,那捕捉更真实的瞬间就变得可能。尤其是政治题材,历史瞬间,他们有很强的新闻传播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记录片的材料被引用到电影中也是常有的事情。王竞指出了《初选》《椅子》《总统诺言背后的危机》三个直接电影背后的共性:题材选择、公平原则和不介入原则。这有点像新闻里面的报道,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就不是直接电影,因为他有旁白解说,就好像新闻里面评论文章一样。
还有一点使直接电影让我想到新闻报道,就是它强调的“危机结构”crisis structure。我认为冲突设置是文学传统,在新闻写作中有百年历史。
王竞则提到它来源于戏剧冲突。
“众所周知,美国电影非常擅长表现强烈的戏剧冲突,而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让冲突双方同时进行,使两方不断地碰撞和交织而产生冲突高潮,最后在该高潮的过程中决出胜负,从而产生不可逆的结果。业内称之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二元(或多元)对抗,在一些涉及剧作的书当中屡有提及。” 伊文思在拍摄《须德海》Nieuwe gronden的时候,给三组摄影来了个多人角色扮演,以创造围海造陆过程中的冲突。P39
梅索斯兄弟的《销售员》发展了直接电影题材的更加个人化的一面。因此直接电影也更加展现人的内心动作。P42
接着讲了贴近和广角的关联,声音质量,意外事件等等从摄影师角度看纪录片的一些问题。最后一个提到的《9/11》我很想看,但好像没找到素材。
补充一下《纪录片导论》中对纪录片的分类:
诗意模式/阐释模式/观察模式/参与模式/反身模式/陈述行为模式
Poetic/Expository/Observational/Participatory/Reflexive/Performantive
3/第三章
这一章讲到最难说清楚的一件事,就是纪录片到底怎么拍。章题叫主人公纳努克,正文给了很多纪录片的拍摄案例。有些给了方法论,有些好像又只是小窍门。
“如果没有对人类乃至人性的讨论,纪录片便不成其为一门足够有价值的艺术”在这个价值观下,王竞给出了三点原则:色彩:拍摄更有色彩感的人物;重量:一个人物的现实感越强,越复杂,重量也就越大。矢量:事件让人物生动,犹如披上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