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我出行几乎都是坐动车,以至于绿皮火车快要被我遗忘了。而最近四个月,绿皮火车却又再次融入了我的生活。他沉稳憨厚,始终从容不迫地等候每一位需要他的旅人。
初识绿皮火车是在初中毕业那年的夏天。中考结束后我告诉母亲我想回老家看看,母亲就给我买了一张去老家的火车票。那趟火车深夜发车,母亲一直在火车站陪着我候车,直到我矮小的个子淹没在争相挤着涌过闸机的人群后才离开。那晚我见到的绿皮火车,样子是记不清了,大概是一个朦胧的庞然大物,可能是变形金刚远古的祖先吧。
高考结束后我又一次坐着绿皮火车回到老家,时间虽然离现在更近了一些,关于我乘坐过的那一列绿皮火车,却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可能那个夏天我一直沉浸在对美好大学生活的想象中,以至于幻想冲淡了我对一些人和一些事的记忆。
上大学后,我一年至少坐四次绿皮火车。我家在南方,学校在北方,两地相隔千里,到我大学毕业都没有开通直达的火车。我去学校的每一趟旅程,都是在一个黎明开启,在第二个清晨落幕。一到夜晚,硬座车厢总是挤满睡眼惺忪的人们。多数人都是站票,我却总是可以买到坐票,不知道这是不是学生票可以提前买票的原因。如果是这样,那么从某种程度来说,学生时代的我们可能真的是最被这个国家关怀的一群人。
在那四年南来北往的旅程中,我在滚滚车轮上真实地品尝到了人间的点点烟火。我曾把座位让给一位带着两个娃娃的年轻女子,那一夜我见缝插针地站了一宿。直到清晨那女子向我道谢,我目送她领着两个孩子下车后才眯了一会儿。我也曾在午夜惊醒,一个孩子不知为何哭闹起来,他那疲惫不堪的母亲赶忙起身安抚他。判断出声音来自我座位下面后,我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座位下蜷缩着一对衣着单薄的母子。
大学毕业后,我开始工作。我的第一家公司在南京,去公司报道的时候我第一次坐上了动车。外观整车,车身蓝白分明,设计简洁大方;走进车厢,内饰干净整洁,运行平稳流畅,顿时感觉高出绿皮车硬座两倍价格的动车二等座票价物有所值了。那之后,动车就成了我出行的首选,我也不再会为坐绿皮火车可以节省出行开支而犹豫不决。
到第二家公司(也是我目前工作的公司)工作后,出差机会不断增加,出行交通方式几乎就被动车和飞机承包了,毕竟高效的交通方式才是出差的首选。平时回家或者去老家探亲,我也会选择动车,只是再也不会有那种悠闲地坐着绿皮火车,逛逛当当看风景的心情了。所谓乡愁也不知从何说起。
去年十月开始,绿皮火车又开始成为我出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选择。我要去的地方在一千五百公里之外,去那的飞机未必有合适的航班,动车线路也还没有规划到那里。因而只要时间充裕,绿皮火车就是最好的选择。虽说山高路远,却有硬卧可躺。如果运气好,可以透过车窗仰望祖国西北明朗的夜空,那片刻的安宁温馨而幸福。
今晚我和同事三人行,一起坐着绿皮火车出差。考虑到这一段时间的心境,我觉得在这趟旅途上写一些关于绿皮火车的文字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于是就有了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