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打开学习强国遛达一圈,倒也学到不少东西。那天学了个词“骄杨”,今天又读了篇叶挺将军的传记,里面一句评价:“叶挺将军是中华民族的干城”,不解,遂查之,再一次汗颜。
干城,[ gān chéng ],《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干城,比喻保卫国土的将士。干:盾牌。城:城墙,两者均起防卫作用。
原来如此,受益匪浅,学无止境。
其实学习就是这样,尤其对于语文学习。首先就是要加大阅读量,扩大认知面;其次要追根究底,遇到不懂的不要放过,要学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日积月累;最后要能学以致用,你学到东西的能恰如其分地灵活使用。
凡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万事首先都难逃一个喜欢。不喜欢,没兴趣,自然也没动力。所以兴趣还是第一位的。比如刚才用到一个成语“受益匪浅”,立马疑问为什么不是“受益非浅”,又拐弯抹角想到了“匪夷所思”,于是我又全查了一下,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释义。再比如开头放上的这首词《钗头凤·红酥手》,读过了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有追根究底之心,通晓其背后凄美的爱情故事。
以前我曾给孩子举过“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的例子,再加上戒【jiè】和戎【róng】。我说你记住了这句话,以后语文考试中的这两分永远不会失去。形似的无非就是这五个字,要学会归纳,求同存异。这就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慢慢日积月累,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刚才写到戎,我立刻又想到了戎马倥偬。想不到说明知识储备不够,倥偬什么意思?倥偬又会引出倥侗,倥侗什么意思?你不知道也随手放过去了,而别人会去查一下,这就是差距。
有人问爱因斯坦,说:“您是物理学界泰斗,为什么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说:“在物理学这个领域,可能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的知识是这个小圆,我的知识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识是无边无际的,小圆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小,所以觉得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周长更大,所以更觉得自己的未知东西还很多,才会更加努力去学习,去探索。”
古人云:“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故常怀敬畏之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