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这是一部改编自日本同名小说的作品,依托于强大且经典的原著而成的剧本,在剧情上基本不会有大的失误。在日影中,福山雅治演活了我心目中那个骄傲、对人情世故毫无兴趣,一门心思扑在科学上的汤川学。汤川学可以说是一个系列的主角,也是系列的灵魂所在,然而在苏有朋的电影中,汤川大神不但名字变了,连人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职业,汤川学是帝都大学物理系的副教授,而苏版的唐川则成了在刑警学院任职的物理副教授。这一变化直接导致的是一个专业研究物理,知识面丰富,只是出于兴趣帮助警官破案的教授,变成了一个专门为破案进行物理研究的教授警察,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其次,人物性格上的变化。汤川学是一个一心只在科学研究上的教授,他的眼里只有兴趣,他破案从不是为了什么为死者申冤,保护弱者这样的理由,他参与调查永远只是因为这案子里有无法用常理解释的疑点,说白了,就是这案子能引起他的兴趣,他才会插手,足以可见得其性格的古怪之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任何人都提不起兴趣只有科学可以打动他的人,在面对少年时可以说是唯一的朋友时,才会出现由欣喜,到疑虑,最终内心矛盾重重,又痛苦不已的心理演变过程,而也正是这一过程的演变,才使得人性的思考更加深刻,汤川学在最终面对朋友与真相的选择时非常困惑,而在面对选择带来的结果时也终究是无法释怀的。
但是在苏版中,王凯饰演的唐川,一出场就带着一股子成功人士做汇报演出的派头,整个人带着一股子炫耀的气息,说白了就是得瑟,对,非常的得瑟,这使得一开始的人物基调就开始跑偏,而且是早在少年时就开始显现。面对唯一的对手,表现出的多年不见的那种欣喜更像是对一个loser的同情与怜悯,这让人该觉很是不舒服。这使得最终,唐川做出的决定更像是出于我一定要赢你的这一心态,缺少了那种对灵魂深处的冲击的力量,也让这个人物在剧中成了一个更像是非传统意义的反派角色。这对于电影来说无疑是失败的。而王凯的演技在这部戏里更像是一个符号化的存在,在人物塑造上与其之前饰演的几部偶像剧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完全可以套用在这些角色身上而不会有任何的违和感,这也就是说,唐川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是蜗牛里的季白,也可以是放弃我中的陈亦度,更可以是欢乐颂里的赵启平。这样的演绎,无疑使得原著中可以激烈碰撞出火花的双人表演变成了一出独角戏。
到了这里就不得不说说饰演唐川对手的扮演者张鲁一了,他成了挽救这部电影的唯一亮点。不要说林心如演的很棒,在这部作品中,女主角本身就是一个被弱化了的角色,只要中规中矩的演,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所以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这么说便无可厚非,是的,张鲁一将原著中那个阴暗、绝望,本来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却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被困住了,失去了目标进而失去了生的渴望。在决定自杀的这天,被女主和其女儿意外打断,却从此将她们母女视为人生中唯一的光,不惜燃尽自己,也要维持着这束微弱光亮的可怜人表演的淋漓尽致。那种长期不与人交流,卑微的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佝偻身姿,与那双不愿与人对视而永远半睁着向下看的眼睛都充分诠释了石泓这个角色的一切。直到最后,面对前来自首的女主时那种深深的绝望也通过他的面部表情很好的传达了出来。所以说他是全片唯一的亮点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这部改编电影可能相较于原版符合了中国国情,却也因为改变失去了原著的力量,所以看在张鲁一的份上,勉强给个6分以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