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被很多人“安利”了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的演讲,简单听课几段内容,对于其中提到的“第一性原理”有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
对于“第一性原理”有很多解释,在不同领域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过其中有一个解释是我比较喜欢的,我引用查理芒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来做说明:
“在商界有一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准则,它分成两步:第一步,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第二步,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简单的基本的道理”就是“第一性原理”,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第一性原理”就是世界运行的最底层逻辑,是事情背后的本源。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而认知的背后——那个能决定我们会看到什么的起点就是“第一性原理”。
对于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具象的解释的确可以利于理解,但要真正“悟”道,还是要足够的积累和悟性。
虽然我们并不都知道这个概念,但所有人其实都有一个自己认可的“第一性原理”,这些“第一性”完全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求其原因,其实就是一点——大部分我们认知的“第一性”并不是真正的本源,这些可能只是比初级“表象”深一些另一种“表象”而已。
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这样,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认知的“第一性原理”是“人性”,大到整个社会的运行,小到个体行为,“人性”是最小的动因原则,虽然我现在对于“人性”理解还远远不够,但这个思考逻辑已经根深蒂固。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另外一个词——内观。“抛开外部世界一切的搅扰,回归本源,再从内向外,洞察世界。”这不也就是让我们回归自己,找到“第一性原理”么?!
“第一性原理”是我们思考的基石,它决定了我们思考的稳固性和无限可能性,但这栋高楼到底能有多高,更需要的是我们能“打开”自己,看到你的本质需求,快速学习。
“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