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丨《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邱昭良---20241224日知261
一、认识复盘
复盘原是围棋术语,把对弈过程还原并且进行研讨、分析的过程。用到企业管理中,复盘指的是从过去的经验、实际工作中进行学习,帮助管理者有效地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实现绩效的改善。
复盘的三个关键词:亲身经历、过去、学习。
复盘,区别于总结。
1.复盘以学习为导向。不追究哪个人的功过得失、不批评、不表扬,只是忠实地还原事实、分析差异、反思自我,学到经验或教训,找到未来可以改进的地方。
2.复盘遵循结构化的流程与逻辑。为了让学习发生,必须遵从特定的步骤与逻辑,不仅回顾目标与事实,也要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经验与教训,并转化应用,才能算是一次完整的复盘。
3.复盘更适合以团队的形式进行。
二、复盘之道
在中国古代智慧中,任何学问都要讲究“道、法、术"。其中,“道”是基本原理、规律与规则;“法”是实践/落实的方法、策略;“术”是具体的方式、措施与工具。中国人讲究“以道驭术”,也倡导“道、法、术”三者兼备。也就是说,以基本原理来指导具体的实践,各项方法与措施要符合“道”的精神。
复盘的学习机理:U型学习法
《荀子·儒效篇》讲:“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也就是说,为了让学习发生,需要经历四个步骤:闻、见、知、行。
闻:要想有学习与成长,必须有广博、丰富的经历。为此,要努力争取机会多去体验。在有体验的基础上,及时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回顾、梳理、使其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原材料”。
见:不仅要回顾、梳理,更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成败优劣的根因与关键,产生“洞见”或觉察。“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知:不要停留于本次经历的“洞见”,还要举一反三,深入地探究、了解事物背后的规律,并且考虑到各种可能性的变化以及未来的适用性/延展性。“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
行:指的是学习是知行合一的,只有讲“知”应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动,提高行动的效率和效果,才是真正的学习。“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