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美仁晚上好!我是来自福建的陈秀玉,大家习惯叫我小尘老师。
首先祝贺几位小伙伴拔得这次小群主持和分享的头筹,有抢的姿势,收获更多,成长更快。也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主持与分享。小吉老师还精心制作了邀请函,特别用心。
现在我作为今晚的学习委员向大家汇报我的学习所得。
一
王军老师带来的是《成长,从读写开始》。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二章写教案的案例,让小军老师明白要想有好课堂,就要有好教案,好教案必须认真去写,认真去挖掘,根据学情去挖掘。
小军老师还分享了他坚持日更时的状态——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会去想今天写什么,自然而然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会把事情做得有情节,也会更加关注生活。
跟写作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阅读。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小军老师第一次感受到教育原来如此的美好;读了一本本书籍,小军老师留下的,是感慨,是惊讶,是恐慌,是后悔没有早一点去接触这些。这些图书,让小军老师看见教育,识得自己。
通过阅读,小军老师的思想渐渐地在改变。李镇西老师让他懂得了爱的教育,张文质老师让他明白了教育是慢的艺术和生命化教育,渐渐地懂得了学生立场,懂得了一些心理学。也从那一刻开始他开始经营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他才明白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是人学的含义,是不断地唤醒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为了有内容可写,为了写好,就会有意识地做得更好。为了做得更好,就需要学习,需要阅读,需要实践,需要反思。读写结合,不断成长。
小军老师的分享,让我感受到了读写让小军老师慢慢地长成了他自己和学生喜欢的样子。这也印证了吴松超老师第一章的主题——"写作启动专业成长"。
二
殷文芳老师带来的是《迈向写作的成长路》,她原定的主题是《写作,让生活更有诗意》
文芳老师结合文中的句段,反思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体验,为我们分享了她因为写作,生活变得更多彩,更惬意,更有诗意。
看到她分享的这个主题,教师琐碎的、忙碌的生活似乎笼罩了一层浪漫的色彩,挺暖的。
文芳老师提到的第六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我也参加了。而且如约向张文质老师献上了一份新书发布会的邀请函。其实我也跟文芳老师一样,对能否完成一本带有自己味道的生命之书内心是忐忑的。但最终我还是把邀请函送了出去,希望能借助伙伴们和张老师的力量,逼自己一把。有时候不逼一逼自己,你真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当然,文芳老师虽然没有献上新书发布会的邀请函,但她一直坚持在写。我查看了小打卡圈的记录,截止20日,她打卡了173次,打卡总天数是171天。从8月1日开始,到20日,正好173天。也就是说他几乎每天都有写,只是其中两天打卡超过了晚12点。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二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特别把它摘录下来,与文芳老师也与大家一起共勉:"教师要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自己的思考与实践,短时间难见成效,但请相信:量变引起质变。"(——P6)
相信文芳老师有了足够的量的积累,质的变化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三
再说说孙国香老师带来的《写作,让庸常的日子不断闪亮》。
孙老师说,在开始动笔前,她没有任何写作基础,也没有写作特长,更缺乏对事件的洞察力和思考力。
2021年她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在中国教师报发表了3篇文章,在德育报发表了3篇文章,在人民教育公众号发表了3篇文章,在班主任之友小学版发表了一篇文章,参加2021年中国一日教师接力写作文章被加精推荐。他们工作室的其他小伙伴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可以说这么大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他们工作室成员践行读写行走路线。一年来他们七位小学教师、小团队,走小路、踏小径、迈小步,坚持不断学习,坚持读写生活。
孙老师也根据她的实践,从几方面为我们分享了他们经验:抱持初心;精进自我;探索教育;授权生命。
这边要特别提一下,孙老师是我们"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的志愿者管理员, 也是我们行走公众号"醒走者"的志愿者审稿编辑。是非常有公益心,又有能力的一位优秀的老师,做事认真、细致、高效。任务我交给她,我都很放心。特别佩服她。
我想用《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这本书序言里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今晚的学习汇报(手中有书的老师也可以翻开第4页,同步阅读一下书中最后一段话):"教师写作,是让教育变得更美好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通往职业幸福之路。当然,这条路并不是好走的坦途大道,需要教师付出很多时间与心血。教师写作,是一定会感到累、辛苦的,也一定会遭遇脑袋空空、写不下去的苦恼阶段,但要相信:坚持写下去,收获的将是长久的快乐与幸福,是精彩的教育人生。"——序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