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胥孔林
呼吸问题一直比较困扰太极拳爱好者,很多太极拳书籍都语焉不详,有说要自然呼吸的,有说要腹式呼吸的,也有说要逆腹式呼吸的,或者就是把呼吸问题神秘化,好象呼吸与最后练出神功直接挂钩,以为奇货,秘而不宣。周三读书会时大家读到李雅轩太老师书信中的一段话,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兹先引用原文如下:
(三)练习用意用气的功夫,每动要有神意的向往,呼吸的相随,使动作藉呼吸的力量以开合,呼吸又藉开合的动作以鼓荡。如此则内外相应,相互为用,使身体与精神气分统统完整一气。使身心内外俱得着平均的锻炼。如此则气血的循环得着了帮助,而并未将气血循环的正常规律步骤打散弄乱。太极拳所以称为内功者在于此,所以异于外功拳及其他体育也在于此,所以对于一些病症的疗养有很好的效果者也在于此。假如教太极拳的人不是正宗传授,姿势练法完全弄不正确,空有太极拳名,收不到太极拳的效果。
现在的问题是:行拳时呼吸要不要与动作相配合?呼吸如何与动作相配合?究竟用什么样的呼吸方法?老师以前讲的“起吸落呼”究竟如何做到?
本人在多年的练拳和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总结修正,李太老师这段话很久以前就已经读到过了,但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对自己行拳有多大指导意义。这次重读,特别是读到“动作藉呼吸的力量以开合,呼吸又藉开合的动作以鼓荡”这句时,真的有拨云见日之感,这句话印证了我在教学中常说的“是呼吸带动动作,而不是呼吸配合动作”,呼吸是主,动作是从,这个主从关系理顺了,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我们在练无极桩(也就是拳架的预备势)的时候,是在站立状态下把身体的运动归零,所以叫做无极桩。而当我们把身体的运动归零以后,有两个先天的运动就突显出来了,那就是心跳和呼吸。其中心跳是我们的意识无法主动控制的,呼吸却很特殊,当我们不用意识去关注呼吸的时候,呼吸运动自然而然的一直在进行,而当我们用意识去关注呼吸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控制它。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什么叫做自然呼吸,就是当我们不用意识去控制呼吸的时候,一直都是在自然呼吸着的,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当我们只是关注呼吸而不是去控制它,那么在上半身自然直立的状态下,你会发现在吸气时胸部是微微向上的(动力来源于肋间肌收缩),而腹部是微微内收的,呼气时相反;如果你在平躺状态,你会发现胸腔动作很小,而吸气时腹部凸起(动力来源于隔肌收缩),呼气时腹部内凹。也就是说,人在直立状态的自然呼吸是以胸式为主,而在平躺状态的自然呼吸是以腹式为主。
太极拳行拳时当然是在直立状态,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行拳时的呼吸方式为逆腹式呼吸法,而且在行拳时意识是参与控制了呼吸运动的。当吸气时,腹部(即老话所谓丹田)内收,胸部上提,带动肩部向外打开;呼气时,腹部舒张,胸部回落,带动肩部松沉下来。可以说,这样的逆腹式呼吸法的本质,就是放大的胸式呼吸,是由我们的自主意识参与控制下的加强版胸式呼吸。
回到李太老师“动作藉呼吸的力量以开合,呼吸又藉开合的动作以鼓荡”这句话,每势之动,都以腹部的收放(即丹田鼓荡)为起始,身势起时为吸气,丹田内收,充胸,开肩;身势落时为呼气,丹田外放,松胸,松肩。呼吸为内为主,四肢动作为外为从,以呼吸的力量带动四肢的动作。同时,四肢动作又反过来促进呼吸的深长,正如李太老师在另一篇谈练太极拳的好处的文章中所说:
“其气的出入是随着缓和的动作而运行的,所以能呼吸深长直达腹部,所以非常顺随。其动作是趁着呼吸而伸缩鼓荡的,所以非常的协调。这叫做动作与呼吸互相为用,身体与心神内外兼修。”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样的以呼吸带动动作的方式是非常合乎自然的,并没有什么需要刻意调整的地方,也就是李太老师说的“如此则气血的循环得着了帮助,而并未将气血循环的正常规律步骤打散弄乱。”
由此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一套拳练习的时间长短,以前老师要求是35~40分钟,而我一套拳下来一般是25~30分钟,现在差不多就是在40分钟的样子了,我想这是练习日久,呼吸深长了的缘故。
由此还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练的这个传统杨式太极拳最好是个人单练,并不适合在广场上很多人按一个固定的速度和节奏同时练习,盖因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呼吸的长短不一必然导致动作的快慢不同,如果强求所有的人整齐划一,则动作与呼吸必然脱节,我想这可能也是国标太极拳最后变成太极操的原因之一吧。
(转载自“听微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