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耗时75年的研究发现,幸福人生的关键就是人际关系。
没有人可以真正脱离“关系”而独立存在,即便你独处,你也无法控制你的思维里有关于“关系”的信息,可能你会想“爸妈这会儿干什么呢?”“朋友或者同事他们可能在干什么呢?”等等,所以可以说人际关系蕴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人际关系维系的关键取决于关系双方对情感账户的储蓄。
首先,什么是“情感账户”呢?
我第一次听说就是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虽然,它不是位列七个习惯中的一员,但是它像灵魂一样贯穿其中。
所谓情感账户,存储的是增进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信赖,也就是他人与你相处时的一份安全感。
要说账户那就存在进项和出项。
情感账户的进项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等等。进项越多,就越能让别人信赖自己,必要时发挥相当的作用。即便我们犯了错也可以用账户里的储蓄来弥补,进项越多,对方就越信任你。信任可以让关系变得轻松、牢固。
情感账户的出项是粗鲁、轻蔑、威逼与失信等等。出项越多,就越无法维持你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其次,为什么“情感账户”的储蓄这么重要呢?
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关系里,是关系,就需要情感账户。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等等。有时候我们会用“应该思维”来处理关系中的问题。比如“孩子就应该听大人的。”“做妻子的就应该无条件相信你的丈夫。”等等。
其实哪来的那么多应该,真正的“相信”和“听话”,无非取决于你们之间的“情感账户”余额罢了。
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的储蓄。
因为彼此对对方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赖很容易消耗。比方说,你和一个许久未见的老同学相遇,你们彼此不需要过分寒暄,很快就能重拾往日的友谊,毫不生疏。但反而是和你越亲近的人,却需要时不时的投资,否则好像很容易让关系变得紧张,比如夫妻之间,这可能就是在解释,为什么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吧。
如果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只有要求、约束,那么当孩子真的面临重要选择的时候,即便你再博学睿智,也没用,他也不会敞开心扉听你的建议。因为你们的情感账户余额告急,你的可信度太低。
再比如多少夫妻,结婚前恩爱无比,相互体谅,可是结婚之后,总是嫌对方不够体贴,加班多没时间照顾家;再要不然就是只顾着自己家的人,对对方的家人不管不顾等等。这些行为其实无疑都在一点点消耗彼此间的情感账户。
情感账户不是你想有就能有,想买就能买的,钱能解决的事儿都不叫事儿,最怕的就是它是需要用心。
最后,既然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账户这么重要,我们如何投资情感账户呢?
第一,理解他人。
理解对方是一切关系感情的基础,而且是真心实意的接纳,关系之间有没有用心,相处久些都是能感觉出来的。如果你真的重视一个人,那么就必须同样重视他所重视的事情。
第二,注意小节
为什么很多人特别喜欢观察微表情或者是下意识的一些行为,因为很多最真实的态度就隐藏在那些细小的行为中,可能你自己都没有察觉,但是对方可能看的到。所以注意与他人交往之中的小节,很重要。
第三、信守承诺
我们需要坚持一个原则,不轻易许诺。因为承诺对于他人来说,可能比你以为的更重要。但是,一旦许下诺言,就要言出必行,否则,一定要正式且认真的跟对方解释,寻求谅解。信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但是想推倒它分分钟的事儿。
第四、明确期望
你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对方说在责怪你怎么没把这个事儿办好,但是你一脑门问号,“不是,你从没说过让我这样做啊......”。很多人际关系之间的矛盾都因为彼此之间对于事情的期待或者意见不一致导致的,而这种不清不楚的矛盾也会使双方对彼此的信用度降低。
第五、正直诚信
这一条我们好像再熟悉不过了,比如,不能在背后闲言碎语啊,不能倒是非啊等等。关于诚信,也意味着不说谎、不使诈。所以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我们都要保持诚信正直。
第六、勇于致歉
道歉这件事,并非人人具备,只有坚定自持、深具安全感的人才能做到。真诚的道歉,其实是一种感情投资,可能反而让彼此之间的了解或者关系更进一步。
第七、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付出不是妥协或者软弱,它是有原则、有是非观念的一种爱,它可以给人安全感、自信心,可以让对方敢于肯定自己、追求成长。而有条件的爱,往往会引起被爱者的反抗心理,为证明自己的独立,不惜反对而反对。
从上述这些投资方法可以看得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账户的维系都需要用心且需要时间,速战速决的办法根本就不存在,维持人际关系是一个长期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