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最聪明的人都懂得下“笨功夫”
一、曾国藩的个人介绍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的四大名臣之首,回看他的人生履历,之所以被许多人推崇,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他自身的成就,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圣人”,无论是在入京为官的早期,他对于自身的言行举止接近圣人般的要求;还是在初建湘军之时,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或是他在湘军尚未成形之时,面对皇帝和亲友的求助,坚决不出的强大内心;以及他在江西折戟之后,从一开始的满腔愤怒,到后面接受现实,开始接纳朋友对于自己的建议,最终完成自己的“中年变法”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士大夫;抑或是他培养和提携了一批晚清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李鸿章、左宗棠等。以上种种都足以让他在晚清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另外一点就是他的人生经历,确实给了很多同样没有家世背景,也没有聪明才智的人,只要通过自身的能力,也能取得成功的一个典范。
二、曾国藩传的内容梗概,整本书将曾国藩的人生分为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他的京官时代,这个部分主要强调了他的科举仕途的不容易,以及他在京做官对于自我的要求和提升。
第二阶段是他创建湘军,从创建湘军的缘起,到他为湘军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或者军事策略,以及湘军取得初步成功。
然后,在湘军攻打安庆的时候,他陷入了困境,并且最终拿下安庆和南京,战胜了太平天国。
第三阶段是他的总督生涯,在战胜了太平天国之后,他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总督,这个部分着重在他的为官原则和外交原则,以及他对于政治官场判断,看准时机裁撤湘军,培养接班人李鸿章等的人才计划。
第四阶段是他的最后岁月,他的最终结局和对于自身家庭后世的影响。
三、我从曾国藩身上学到的3个点:
1、对于事情的坚持非常重要,做笨事情,凡是都下苦功夫,不投机取巧。
曾国藩可以说是历史上将笨功夫和苦功夫进行到极致的一个人,由于没有聪明才智,要想取得成功,就只能坚持下笨功夫。
他首先是对于自己的言行有圣人般的要求,每天在日记中展开反省和批评,并且及时的修正自己的言行。
他之所以能够具备这个品质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在曾国藩考试的第七次,他终于考中的了秀才,并且举人和进士考的异常的顺利,这件事情给了他很大的正反馈。这让他认识到就算没有聪明资质,靠努力也能成功。
其次,在创办湘军的时候,由于没有处理好地方官场的关系,遭到正规军的冲击,他决心低调行事,进入僻静的衡阳,下苦功夫专心练兵。最终湘军成为了晚清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也是攻克太平天国最核心的军队,这件事情再次给了他很大的正反馈,愈加强化了他百折不挠的性格。
2、遇到所有困难,都选择坚持,然后默默努力。
在创办湘军的过程中,他遇到的困难来自方方面面,任何一个都能让人陷入奔溃或者放弃,但是他最终坚持了下来。
没有练兵的经验;没有名正言顺的职权;没有朋友的帮忙,长沙之辱之后,他几乎是颜面尽失;最重要的是没有制度保障就没有军饷收入,没有军饷保障就不可能建立强大的军队;另外,在练兵还未成形之时,还要面临咸丰皇帝的各种错误的调派命令,想办法避免湘军被扼杀在襁褓之中。
3、对于自己的问题,意识到问题,然后制定计划,改变自己的问题。
在攻打江西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他陷入了一个更大的困境:
对外:在江西九江和安庆对于太平天国的进攻受挫;
在内:得罪了江西的官员,拿不到军饷;
对上:咸丰皇帝有了新的军事依靠,解除了曾国藩的军权;
在被迫解除军权的2年时间里,他一开始的反应是愤怒,自己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创立的湘军,并且在攻打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不断取得了各种成绩,自己为什么既不能获得皇帝的支持,也不能得到其他的官场同僚的支援呢?
在通过读庄子和向朋友的请教,认识到自己的性格中存在的诸多缺陷:说话太直,锋芒毕露,高己卑人。这样的性格特点在你一切顺利的时候,或许还能够让其他人被迫尊敬你,但是一旦你遇到困难,那么你将立即看到这样性格特点的危害。
于是他开始深刻的反省自己,并且在行动中改变自己,一旦有二次机会,立即开始施展自己的变化和才能:
对同僚:他变得和气、谦虚和周到了;
对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了大太极拳;
对新人:不再慎于保举,善于利用权力体系达成自己的目的;
四、我自己身上的缺点是什么,如果要让我反省我的人生中不能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源是什么?
1、做事情不能坚持,无论是学英语还是学习写作,我总是在不断地开始,然后不断地结束。
学英语是我坚持了2年的一件事情,但是对于这件事情的热情,我总是时而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时而连每周最基本的的课程都不想上了。每次不想学习的原因是我感觉开始学习这件事情要耗费我很大的心力,但是我其实已经很疲惫了,不愿意开始这样的过程。我曾经开始了但是没有结果的事情:学习西方艺术史,开始在小红书运营相关的内容;在微信公众号更新相关的读书笔记等;
2、遇到困难,常常的选择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选择逃避到自己的舒适圈,还有一套说辞安慰自己,我不在意这个。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我总是选择逃避,尤其是遇到要跟别人竞争和评比的事情,我总是害怕失败。比如:为了害怕跟别人的比较,我宁愿辞职。
3、很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是总是不能在行动中改变自己的问题。
我总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问题,但是我不等很好的改变自己的问题,比如:我也有跟曾国藩同样的问题:说话太直,锋芒毕露,高己卑人,但是我重来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要改变这些问题,让自己在职场中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4、做事情,不能落到实地,尤其是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停留在空中楼阁,所以也很难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