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师小史曾经在一家所谓大企业就职过2个月,连试用期还没到,他就受不了了。
他发现同事们都喜欢在朋友圈发自己加班、学习、深夜思考,或者干脆就发一些心灵鸡汤。
不仅如此,他们还暗示小史不要整天发美食和宠物,这样会显得很不务正业,给领导留下坏印象。
他们还教了小史一些方法,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表演给领导看。
小史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大家在绞尽脑汁讨好领导。有的人喜欢端茶送水,有的人看领导看什么剧就马上去追,为了有共同话题。
而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风气,当然是因为领导就喜欢这一口。意识到这个问题,小史二话不说提交了离职申请,早早地告别了那里。
后来他听人议论说,公司里都在谈论这件事。认为这90后就是不负责任,说辞职就辞职。
小史心想,这是他的个人选择。如果让他绞尽脑汁讨好领导,门都没有。
讨好领导有什么好处吗?升职加薪?提升自我价值?什么都没有,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90后员工认为,自己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同盟”。
他们不只不会讨好领导,他们压根就是不会讨好任何人。但老王认为,这样的举动,反而证明他们活得通透。
目前,90后员工已经成为企业占比很大的群体。总是有管理者认为他们难以驾驭,其实老王倒是不这样认为。
一、90后员工更喜欢温度管理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讨好领导?因为在过去铁饭碗的年代,和领导的关系如何,可以很大程度决定一个人的价值。
后来变成了一种习惯,在旧基因比较顽固的企业里,一个新人进去,就必须要适应这样的环境,所以才会形成一种奇怪的默契。
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一个人的职场价值,其实与讨好领导没有半点关系。在所有新基因的公司里,几乎都已经没有了这种风气。
比如张一鸣在字节跳动,就告诉员工不要有老板、xx总、xx领导这样的称呼,大家平等称呼,并肩奋斗,气氛反倒很舒服。
90后员工因为从小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的个性意识都很强,所以不喜欢那种上下级之间的压迫感。
他们更喜欢温度管理,将每个领导当作鲜活的个人来对待,而不是一个等级的符号。
在工作中,除了金钱回报之外,弹性办公和舒适的环境也是他们很在意的因素。
二、平等关系更有助于“共建”
90后员工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不愿意有话憋在心里。所以在年轻的团队里,往往大家各抒己见,没有太过顾虑,团队智慧会发挥到更好。
曾有一个90后的工程师对老王说,他觉得自己是为自己打工的。职位有高低,但人格没有高低。如果他遇到一个需要去献殷勤的领导,那么他只会翻上一个白眼。
不讨好,不代表不尊重。因为,尊重的前提是平等。
员工和领导作为利益的共同体,只有建立平等对话,才可能彼此成全,做出更高的业绩。
三、90后是在个性化集体中成长起来的,这是时代的基因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是不同的。在90后的世界里,价值是多元化的。
他们在个性化集体中长大,有不同的审美,不同的偏好,不同的选择。所以他们不喜欢唱赞歌,不喜欢画大饼,不喜欢有人以权压人。
职场人包小姐曾经和老王说过,在他们公司有一种怪现象,明明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但是谁也不肯收拾东西先走。
因为领导总是在观察,到底谁第一个去打卡。在他眼里,工作就该废寝忘食,怎么会刚到下班时间就走掉了。
大家都觉得很别扭,但谁也不敢打破惯例,久而久之,每次都是领导第一个打卡,大家才敢陆陆续续离开。
直到有一段时间,公司来了一批新人。他们明显就不“惯着”领导。
时间到了,拎起包就走。领导铁青着脸,在开会的时候旁敲侧击,他们却不以为然,“怎么了?大家不是按规则做事吗?”
在讨不讨好领导这件事上,早就变天了。
在制度和规则的范围内,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挺直腰板。而企业面对这样的员工时,也不妨多去想一想:“讨好”这件事,究竟是不是在浪费双方的宝贵时间?
写在最后:
老王认为,讨好领导和展示自我能力是不一样,讨好领导是人格的不平等,有跪舔的意思,而展示自我能力是自信和高情商的表现。
老王建议,少讨好领导,多展示业绩。
现实中,一些管理者在管理90后的时候会引发挫败感,好像过去的成功经验忽然就不灵验了。
但其实90后很好管理,只要做到价值肯定和尊重个性就可以。至于讨好领导这件事,的确是浪费时间的表现,倒不如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