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道道老
《天使与魔鬼》是一部由朗·霍华德执导的惊悚电影,根据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汤姆·汉克斯、阿耶莱特·祖里尔、伊万·麦克格雷格和斯特兰·斯卡斯加德等联袂出演。故事主要讲述了任职于哈佛大学,专注于研究宗教符号的罗伯特·兰登教授运用他在破译密码方面的知识,粉碎了一起企图在教皇会议期间炸毁梵蒂冈城的阴谋。
电影基本保持小说中的原貌,高科技知识文化与古代神秘知识文化总是发生着融合与冲突,小说主人公生活在高科技知识文化的包裹里,具备高科技文化知识和研究创造的才能。他们是高科技知识的从业者,高科技知识的享用者,也思考着高科技知识文化给人类生存造成的新的社会问题和未来。故事集谋杀、恐怖、侦探、解密、悬疑、追捕、言情等通俗小说的元素于一体,却又不以某一现行题材作为主导,从而突破了题材的界限,实现了各种亚题材的有机结合;同时,作品中借用了大量的文化知识,所以知识越广泛的人看这部电影越会感到趣味性。
在《天使与魔鬼》中,设计了几个非常特殊“双元式”的字符:“水”、“火”、“土”、“气”和“光明之路”。这些字符都服务于故事的叙述:他们都怪异地出现在死者的尸体上,且每一次出现都把故事推向高潮。这些字符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悬念性,勾起了读者的强烈好奇心。就是没看懂这些原素也不影响你能看懂故事的发展,只是趣味性不那么多而已。
哥特风格在影片中也成功表现了出来,从情节到人物再到场景都渗透着浓浓的哥特式风格,使他的小说充满了悬疑和惊悚的色彩。
悬念使小说情节紧张,张力极大,紧紧吊住读者的好奇心,并在哥特式的恐怖气氛中经历心灵与精神的高度刺激过程;交迭叙事则使得小说在情节和气氛上得以调节,使之松弛有度。悬念设置与交迭叙事是相辅相成的。在电影中也同样清晰地出现,和小说一样,使得观众一刻也不敢放松神经。主人公在这部影片中也采用了和《达芬奇密码》一样的形式,和时间不断地赛跑,在影片中紧张地跑来跑去,烘托了情节的紧张感。
最吸引人的当然是情节的反转,本来经过不断地追赶时间,最后好像已经找到了真正的罪犯,然而,故事又向前走下去,到最后才发现前面找到的罪犯只是个迷雾,甚至是个被栽赃陷害的。出乎意料之外却以在情理之中,这才是作者和导演的高明之处。
整部电影画面很大气,有好莱坞风格,给观众以恢宏的感受。
宗教和科学的冲突看来是个永久的话题了。也永远有内容可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