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是粘着我,看的多的都烦”
“再长大些,上了学,早上送出门,晚上才能见到,也就草草收拾睡觉了。”
“到了高中一周就回来一天,总有约不完的朋友,和我们也说不上几句话”父亲苦笑的感叹道,言语中的苦涩又带着无奈。“哈哈,这下是大学生了,跑的远了,我和你妈也唠叨不上你了。”
脑海中突然想到《目送》中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十几天后,父母也是这般默默的目送着我们的背影,父母在这头,我们站在我们所追求的路上,只能前进。
我们日夜期待的录取通知书,是一枚苦读的勋章,是一份成人的证书,可曾想到对父母却是离别的车票。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记得高中周末回家时,母亲不停的唠叨,父亲开玩笑似的说道,“你妈啊,把这一周攒的唠叨,今一天要说完呢。赶明你又跑了,又没人能唠叨了。”我们为了成长离开家,与父母离别、相见、再离别、再相见,一次又一次,盼望着再次的相见,又不忍要面对一次次的离别。可是生活就是由相聚和别离组成的,听上去也许有些凄凉,但却又那样真切,告诉我们命运的无常与落寞。有时我突然会很怀恋,想起以前我们唱过的歌、看过的风景,与父母的一幕幕,却在梦醒时分被沮丧所淹没。
还未曾真真切切体会过与父母的离别,只是每次送好友离开时,总是听到好友劝说,回去吧别送了,直到上车前还回头招手,回去吧。那时我还小,一次,同伯伯送大哥去高铁站,站在检票口前,透过冗杂的人群,伯伯的目光中多了那一丝期盼又有些许回避,直到大哥的身影与人群一同消失在安检拐角,也未曾见到有任何想要转过身来再看一眼的意思,回头,伯伯眼中没了那难以捕捉的期盼,更多的是释然。那时懵懵懂懂的我还奇怪着为什么不转身再见,为什么不回头告别,那怕回头再看一眼。
“不是不想,是不敢。”也许只有当我一个人背着远去的背包,感受得到父母那种不忍离别的目光在后背的灼热,只能使脚下的步伐焦急而又慌乱,抓着行李箱的手握的更紧,更显得手足无措,慌忙走过转角靠在墙上,额头的冷汗混合着泪水,沿着嘴角渗进舌尖才让我们尝到了离别的苦涩。我给他们一个背影的时候,何尝不希望转过身去微笑,只是,转身的勇气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被溶于无形。
有人感叹 这个世界最常见的就是离别,和同学,和老师,和知己,和朋友,和父母,我们经历了很多,却依然学不会……
所谓亲情,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有的离别,很快会再重逢。有的相遇太短,离别太多太长。一千四百公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