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读书有时候可以归结为一种,但有时候也要一分为二的。大学毕业将近三年后的我在经历了一场无结果的恋爱后,当然我是恋了,突然发现我什么也没有,是那种要才华没才华、要文凭没有文凭、要相貌没漂亮、要关系没人脉,最重要的是没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真的是惊呆了,我的天,咋这么差劲,作为一个女孩子,活的太没有水准了。
经历过半个多月的激进思想与懒惰身体的不断争斗后,掏钱买了几本书,虽然穷的叮当响,但是在买书这件事情上只犹豫了那么一会,纠结的点在于,没钱但是不想买盗版书,最终在一家还算比较实惠的书店里花了180元钱买了7本书,《瓦尔登湖》《你是我不及的梦》《老人与海》《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小王子》。
读的第一本书是余华的《活着》,之前看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但那也仅仅是小时候残留的那么一丁点记忆,感觉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结局是富贵一个人孤独的活着。但是现在重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忽然觉得,嗯,现在的我差不多也是这个状态,我现在就是有一头老黄牛和自己,在孤独顽强的活着,只是富贵的结束是我的开始,我的老黄牛啊,可以一直陪在我的身边,我的老黄牛不仅仅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还是那些书籍,这时候我明白,原来我才是真正的明白了“生活和读书有时候可以归结为一种,但有时候也要一分为二的。”的这句话。
第二本是《小王子》,看完之后没有觉得这本书是怎么的好,去网上搜索“为什么《小王子》这本书如此的好呢”,百度搜完,微博搜,但是千百种千万种的回答,在我看来是同一种声音,都说什么“是治愈系,慰藉心灵、温暖的”,所以重读第二遍,第二遍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本书对我来说的第一层意义,我买的这个版本带有英文和图画,我竟然开始在不懂的英文单词下面做标记、写音标了,这一边读的既心酸又回味,心酸的是这么多年学习到的英文真的都还给了学校,回味的是我既然又重新拾起了英语,当然了,我准备去买两本说,英文版的,《吸血鬼日记》《战争与和平》,虽然不知道自己啥时候能够读完,但是会坚持打卡,主要是在我二姨的不断学习的氛围和督促下,不敢天天娱乐,说起娱乐来,我现在的娱乐方式是看朗读者、解密、军情解码这些电视节目。第二层意义是,我觉得人呢,可以拥有一个自己虚拟的自己或者朋友,可以经常幻想一些事情以此来给自己解押,我觉得这完全不是什么精神病征,最起码我读书的时候会把自己幻想成主角,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书读出自己的味道来,现在想来我拥有了太多次的人生经历了,我可能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富有的吧。
第三本是《瓦尔登湖》,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宁静”,我不想把这本书看的和别人千篇一律,说什么大道理,我把那些大道理都自动过滤掉了,只剩下我想要的那些“宁静致远”了,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去到一个幽远宁静的大山中过这样的生活呢,但仔细一想,算了吧,我没有什么会盖房子的技巧、没有什么金钱来支撑自己日常的生活开销也没有什么才华来养活自己,这个念头随之打消,现在在写这些有感而发的东西时,觉得自己现在这种两点一线,时不时和二姨出去吃个烧烤,探讨一下学习、读书和房子的问题,这种生活不时就是我的远离喧嚣的生活嘛,索罗说过,不希望别人重复自己这种生活,他希望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活。原来,我找到了我的瓦尔登湖了啊!
闲来无事,浮生偷闲,得来这会宁静的时间,想写点东西,就是随想随写,不需要打草稿,不需要事后修改的那种,感谢自己这种想法,让我在现在及今后的日子里面能够过得潇洒,活的随意,让我不惧怕衰老,不感年华易逝,只按自己的想法活着及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