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又敬重又畏惧。
而在百科释义中是这样说的: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敬畏自然,敬畏道德才是根本。
我们常被教导,要对万事万物怀有敬畏之心。大家在说敬畏的时候,在表达敬畏的时候,却能感受到一种明显的惶恐情绪。这是因为我们在理解“敬畏”一词时,更多地将焦点和关注放在第2个字,也就是“畏”字上面。
“畏”,那是一种对不可预测的结果和不可知的现象的极度恐惧和害怕的情绪。我们害怕,如果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产生不敬,会带来让我们无法承担的后果,甚至是灭顶之灾。
于是不管我们心里愿不愿意,理不理解,都只能诚惶诚恐地对一切权威及不可知的事物奉上没有思辨的“敬”,希望借此能躲过厄运,逃避罪责,甚至获得好处。
这个“敬”,不是真正从心里流淌出去的尊敬,而是不得不为之的惶恐,有时甚至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做出的表面形式。所以这样的敬畏是有一种不踏实感的。
我们来看看敬畏一词的几个出处:
《管子·小匡》:“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
《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史记·鲁周公世家》:“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唐 韩愈《贺太阳不亏状》:“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
明 宋濂 《寅斋后记》:“公精白一心,上承休德,夙兴夜寐,敬畏弗懈。”
大家读读以上的句子,你读出恐惧的感觉和情绪了吗?为什么在这里没有感受到恐惧和害怕?
因为在这些句子里,大家在表达敬畏时,将焦点放在了前一个字,也就是“敬”字上。这个“敬”的发出,是来自内心的,是流淌出来的,不是权衡出来的。是看清事实,明了真相后,自然而然、自动自发而产生的一份尊敬,也就是这是真正的明理之后产生的“敬”。
于是因这样的一份清晰伴随而产生的“畏”,不是恐惧和害怕,而是一份全然交托和信任的无畏和安心。
在更高的维度,对万事万物保持一份敬畏之心,是对“道”的臣服,是对宇宙智慧的尊敬,是基于对事实真相的看见、理解、接纳之后的无畏、坦荡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