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毁掉正确决策的因素

军事理论家若米尼讲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如果要我选将才,对于能够把敌人行动判断得清清楚楚的人,我会把他列入第一名,而对于深通战略理论的人,则摆在次一等。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知彼知己的将军才能最大限度掌控战争的主动权。

但是,尽管再优秀的将军都知道“知彼知己”的原则,但真实的战争历史,往往事与愿违。

比如,拿破仑,滑铁卢之战当天早上,信心满满地对参谋人员说:“我们获胜的机会至少是90%,而失败的可能性不到10%。”在他眼里,威灵顿公爵的杂牌军不堪一击,只需一拳就可以将其打得粉碎。

结果是,拿破仑输掉了这场战役,并输掉了整个帝国。

还有麦克阿瑟也不能幸免。

仁川登陆之后,著名的美国专栏作家约瑟夫·艾尔索普来到麦克阿瑟身边,向他发出中国可能参战的警告。麦克阿瑟嗤之以鼻:“艾尔索普,实际上如果你还准备待在这儿的话,我觉得你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最终,麦克阿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商界和战争非常相似,特点是复杂、易变、模糊、不确定,用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话来说,军事行动所根据的因素总有3/4隐藏在迷雾之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正确认知确实不容易,永远会有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

为什么再优秀的将军或者说再优秀的管理者,都会不断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以错误的方式,选定错误的对手,打那些错误的战争,作出错误的决策?

关键原因离不开这3种:

1、优于平均效应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优于平均效应”,也就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要超出人类的平均水平。有学者做过一个研究:他向1000名工程师发了调查问卷,请他们评估一下自己和同行的业务水平。你猜结果如何?超过33%的工程师认为,自己的水平处在行业的前5%。

决策者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过度自信从来就是人性的最大弱点。

2、认知偏见

人类的认知还有一个弱点,就是以自己喜欢或者希望的样子来观察世界,而不是以其本来面目来看待它。换句话说,人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选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相信的东西,或者希望看到、愿意看到的东西,从而对很多信号视而不见。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对正在发生的真实情况视而不见?原因就在于决策者过于相信自己原来的认知与判断。尤其是当这种自信发展到狂妄的地步时,决策者就不可能相信那些跟自己的判断不相符合的东西。

3、拒绝倾听

看不清真相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类不但不愿意相信与自己的认知不相符的情报的决策者,还往往会不喜欢听坏话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消息,喜欢听好消息。

高估自己优势导致的错觉、认知偏见导致的战略盲点,再加上听不到真实声音,这三项之中有了任何一项,就可以让你无法看清真相,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