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拾得那样的定力可以“再待几年”,于是大多数人奋起还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结果把自己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
把曾经‘敌人’变成好友,怎么说呢,看到这里,让我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我之前有一份工作在离职之前,我有面临过一个选择,按照当时的办公室文化,要想继续再带下去,我必须改变自己,但我不想改变,所以就离职了。(当然现在想来,我还有其他留在那里的选择比如不改变自己,但怎么说对于现在的自己都不能说是简单模式)
怎么说呢,我感觉我的这种行为应该很不符合本书作者书中前面提到的“自觉”,或许在旁观者解读中,我是没有看到旁人的立场只是在乎自己的立场,觉得自己被欺负了所以选择离职。
但我害怕却不是这个。
当时身边还有一个差不多同龄的小姑娘,她之前人很好,但短短一年变了,比如学会战队了,学会为自己谋利而故意挑事了等等。
在离职之前,我曾特意跟一些在职场上混的好的牛马咨询,他们跟我说,要想在职场上混的开这些是必然。
可我不想让自己变成那个样子。
我不想变成这个样子,但在进入社会以后,你让我放下之前种种还跟曾经那些人当朋友?
对不起,我感觉我现在做不到。
最近热门的LMD事件还有很多,在年轻人看来都很燃的事情,都是让我们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或者是什么00后整顿职场之类的,忍,对于年轻人来说——好吧我在这里想写不可能,但也让我想到一个词“年轻气盛”。
然后提起忍,我又想到前面书中提及之所以要忍,全因为胸怀格局不大。
好吧 我很久没有看到类似于恶人自有恶人磨之类的言论了。
甚至偏激点儿的,会用一个词“受害者有罪论”来看前面关于忍跟胸怀这种因果关系。
怎么说呢,如果没有从头开始看这本书,有前面的铺垫,我会觉得作者在道德绑架。
只能说语言也确实有魅力,作者竭尽心思想要帮人解惑,因为是好意,其它句子中种种看起来不合适的地方就不会因为某一句单独拎出来那么让人觉得难受。
不了解前因后果,看问题都会很片面。
或许在跟人交往过程中也一样。
对方某种行为让自己难受,但可能在大框架下对方种种其实没有什么问题。
这或许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现在回来。
面对他人谩骂攻击 ,不仅能够礼貌又智慧地回应,不让自己怒火攻心,还可以争取和对方做朋友,作者给出了这三种方法。
与人沟通时,对语言进行上归类、横归类和下归类。
上归类寻求共识,横归类增加选择,下归类找到具体解决方法。
所谓“上归类”,就是找到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NLP认为,每个行为背后一定有其正面动机,我们也许不能接受某种行为,但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一定值得我们肯定。
我倒不是想跟对方做朋友,但其中那句“我们也许不能接受某种行为,但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一定值得我们肯定”,让我感觉心里舒服很多也觉得这种思考方向也让整个人更加开朗。
也不会再在安静时候脑海里莫名想起一个片段,为之前种种内耗纠结。
不过这本书,怎么说,之前看到余华老师的一个节目好像是叫我在岛屿上读书?
其中他们好像讨论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书会读不进去。(当下还会继续读下去)
相遇时间还没到。
这辈子,人总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过完这短暂的一生。
选择做一个好人也并不是因为道德,而是因为对自己对未来更有好处。
所以,我觉得在快节奏当下,嫉恶如仇,有仇必报当属当代人本色。
那句话怎么说
拾得云: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啧,在保护好自己情况下,怎么爽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