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Day4/12.28
【转述、收获、思考】现代生活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许多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动,已越来越篡夺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却成为模糊的、非真实的存在……我们已陷落在手段之网中,经常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我不愿强化考试的重要,所以对她大大小小的考试并不直接过问,只在暗中关注她的学习情况,经常和她聊聊学校里的事,也和老师们沟通一下
考不好,孩子可能会有些沮丧,我们就告诉她:没考好,正好可以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要是老师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会的,虽然得了高分但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不也很遗憾嘛。这样说能引导她踏实下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
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
我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性,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
“考好了不奖励”的政策,当然也有“考坏了不批评
强烈地希望她有好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愿望一直是锁在心里,把其转化到日常细节的处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经常表露在言语和表情上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的状态。
【下一步行动】不忘初心,放得始终。出发了,不要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有心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学校情况
特备渴望考成绩,而好成绩的获得,却不在要分数本身上。而是要培养孩子热爱学习,踏实钻研学习。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考好了,成绩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考不好不批评,引导孩子分析、解决问题,攻克不会的题目,将考试分数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押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