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到》听到的这本书印象非常深刻,估计与自己的人格特质有近似之处引起的共鸣。
本书作者是英国心理学作家雅基.马森,她也是位心理咨询师,“圣母型人格“的特质让她深受“可爱的诅咒”的折磨。
因为害怕别人失望总是满足别人委屈自己,为了打破这种恐惧获得真正的自由,她接受并在其他心理咨询师帮助下,根据自我康复过程写下这本《可爱的诅咒》。
“可爱的诅咒”形成的成因及本质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接受很多的规则,自觉地不去违背它们,大多数童年产生的死板的个人规则和低自尊就被植入了潜意识,会形成两种倾向,“愤怒逃避者”和“认可追求者”。
有些“愤怒逃避者”害怕冲突,认为不要小题大作,不要麻烦别人的死板规则,有些“认可追求者”会让别人喜欢自己。总是在安慰讨好别人,希望收到表扬。总是为别人考虑,牺牲很多,照顾了所有人却委屈了自己,从而疲惫不堪。
一旦停止这些做法与想法便会内疚与不安,这些展现的人格特征来自于复杂的家庭和受到社会因素影响,就形成了这种“可爱的诅咒”。
比如作者的家庭价值判断是崇尚坚强的品格,从而使她手臂骨折疼痛难忍十天撑着不去医院,继续为家人开车,陪同划船,直到不得已打了石膏才认为应该休息。
大多数可爱的人都是“愤怒逃避者”和“认可追求者”的综合体,都是面都恐惧时产生的反应。
类似作者这种可爱的圣母型人格本质是一种恐惧,科学论证恐惧的思考比理性思考在大脑中优先的多, 一旦解除了这种恐惧,诅咒就解除了。
打破诅咒,克服恐惧的方法
1.重新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非常必要,客观地面对外评价源,隔离那些让你产生不良情绪的外评价源,从而取代建设自我的内评价源。
我们可以通过写日记,自画像深入了解自己。
用日记记录自己的一日三好,反应出自我品质优点,同时把和人交往受到的委屈记录下来,坚持形成习惯,但无需刻意。
接下来画一副自画像,你可以画个小人在一张纸上,衣服画大点,衣服对外画些箭头,用来进行自我解剖。
衣服上写上自己不怎样表达的不舒服的内心状态,行为规则或者情绪,如愤怒,怨恨,小气,无聊,需要休息等情绪,外圈画些箭头展示自己记录的优点如微笑,亲切,积极,勇敢等品质。
这个自画像让我们对自己有个强烈的视觉意识,认识到矛盾之处如何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也由此可以建立自我强大的内评价源。
不要在乎他人对自我强烈要求,把自己变回来再成为“可爱的人”,这对于自我恐惧感和挫败感的产生很致命,也不要完全依赖别人来告诉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你必然会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
把所有负面的“应该”换成“可以”去尝试,因为“可以”代表选择的权利,另外对权利的表达要坚定,比如哦“我有权表达自己的感受及价值观”,“我有权觉得自己对其他成年人的问题不负任何责任“,”我有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等等信念的建立。
2.克服摆脱恐惧
其实让“可爱”的人恐惧的人和事都是纸老虎,因为那些批判的声音来自别人,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
我们面对恐惧时可以进行想象,比如作者就想象奶奶可以帮助她把那些恐惧的声音赶走,我们也可以把恐惧的角色想象为滑稽戏剧的角色,在心里进行大胆地反击。
和住在你心里的孩子谈一谈,想象住在你心里的小时候的你,告诉他你来帮助他处理这里的事情,这个办法可以有效的把恐惧及理性分离开,让我们像真正的成年人一样处理问题。
对别人时要清晰且坚定地表达你的意志,才能彻底地夺回你的自由,多利用非语言表情,让对方看到我们的自信,尤其注意说话的节奏及语调更重要,比如使用“我知道但是。。不会被改变”的表达你明确的不容置疑的态度。
摆脱恐惧,我们需要的是主动出击,我们可以利用设计行为把自我面对的恐惧分级,按照面对的事情及情景划分一级到十级,循序渐进地挑战不同级别的恐惧,渐渐地,恐惧的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少,
改变的气度与勇气有了,“可爱的咒语”也就不复存在了。
“舍己为人”是一种可爱的美德,但成为一种道德绑架就失去了美好的意义。
打破“可爱的诅咒'并不代表自私自利,而是给你更多的选择,让你自己决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喜欢这句的表达,听从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照顾别人,才能真正收获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