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劳》是一首劝谏诗。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君王昏乱背常道,下民受苦多辛劳。说出话儿不像样,作出决策没依靠。无视圣贤任放纵,言行不实无诚信。执政行事没远见,所以用诗来劝告。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天下正值多灾难,不要寻欢再作乐。天下恰逢祸患乱,不要喋喋语不休。政令如果能和缓,百姓便能抱成团。政令一旦坠败散,人民自然遭苦难。
板板:反,指违背常道。
卒瘅:劳累多病。卒通“瘁”。
不然:不对。不合理。
犹:通“猷[yóu]”,谋划。
靡圣:不把圣贤放在眼里。
管管:任意放纵。
亶:诚信。
大谏:郑重劝戒。
无然:不要这样。
宪宪:欢欣喜悦的样子。
蹶:动乱。
泄泄:通“呭[ yì ]呭”,妄加议论。
辞:指政令。
辑:调和。
洽:融洽,和睦。
怿:败坏。
莫:通“瘼[ mò ]”,疾苦。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大雅》共有三十一篇,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的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文王之什》:生民、行苇、既醉、凫鹥 、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