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早上,3岁女儿发烧,原因是她晚上睡觉不盖被子。
我问她,「为什么不盖被子?」
她随性地说,「我不喜欢。」
她除了不喜欢盖被子以外,还不喜欢吃青菜、不喜欢喝水等。
站在3岁孩子的立场,喜欢是最重要的。
但是,不喜欢不代表不需要。
即使她现在吃着退烧药、头上贴着冰包,也可能无法理解和认同这个道理。
因为这个问题,很多成年人也会遇到,经常用不喜欢来作为判断事情的标准,比如不喜欢英语、不喜欢在公众场合发言、职场上不喜欢和讨厌的人在一起共事等。
面对不喜欢的事物,先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这件事情到底是不喜欢,还是有点怕?
「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最深的深渊是什么?其实就是你自己。透过深渊,你看到的是自己,是自己最不想为人所知的一面。
找到不喜欢的本质。是不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导致不自信,所以说不喜欢?
回想一下,上学时候,我们是不是经常因为某一门课程学得不好,然后就说自己不喜欢这门课程。
比如英语。
再比如不喜欢在公众场合发言,认为“说得多,错得多”,这的确是必然的。但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错,也必然会缺少生活的丰富体验,也必然会缺少生命的厚度。
因为生命就是由这些体验构成的。
2.这件事情是不是做的时候可能很煎熬,但不做的话也会让你痛苦?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写到:「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积极选择,现在很煎熬的事情,才有可能在未来不煎熬。
比如「学习」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我用了整整10年时间,从普通二本本科、考研、考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再到博士后,这个打怪升级的过程确实很煎熬,但是如果当时不那么做的话,现在的我一定会更煎熬。
周国平先生说,「做喜欢也不后悔的事情,做不喜欢但是现在不做会后悔的事情。」
我深以为然。人而为人,理应让自己快乐。
但不能光图快乐,还要学会延迟满足。
3.这件事情如果需要做,能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到?
成年人真正的长大,是发现这个世界中没有非黑即白的事情,开始用曲线思维,而非直线思维考虑事情。
相比于拍视频,我不太喜欢写作。
因为觉得写作需要花很长时间,而相同的时间我用来拍视频,效益可能会更高。
但我需要写作,一是需要培养写作能力;二是需要记录生活。
所以我便开始寻找,如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频率写作。
比如,这种1000字左右的日更写作,我会提前想好一个主题,用平时的零碎时间思考结构,再用2个小时完成撰写,不追求复杂的排版,最后发布。
这样的写作,对我来说,压力并不大。
而这几天的坚持写作,也为给我带来了很多出乎意料的成绩,比如一篇14万+的浏览量的文章、一篇好几百点赞和收藏的文章。
不喜欢就不做,那是我3岁女儿的思维方式,成年人还是要寻找喜欢和需要之间的平衡。
一生很短,一天很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