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长途旅行的第一夜,总是格外困倦的。时差和劳顿总算在沉睡后得以缓解,满血复活,迎来阳光明媚的新一天。乘坐大巴离开酒店,沿海而行,左手边有几段残破的古城墙,并不算高,与中国的砖墙不同,都是大石堆砌而成,若不是如此,恐怕早已不复存在。环游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程,海峡全长30公里,我们当然只能游览城市附近这一段。昨天导游大海到机场接到我们后,送给每个人一个蓝眼睛钥匙扣作为见面礼。蓝眼睛在土耳其代表着好运,想要送给谁,就得专门为他买一个才行,不能把自己的转赠。大海说自己取这个中文名字,是因为他喜欢大海,离开大海就不能活。游轮慢慢驶离海港,天空与大海之间,像洗过一样干净,没有一丝杂质,空气中也没有腥味。我们被蓝色的天与海包裹着,心情也变成了蓝色,荡漾开去,融化在这蓝色里。于是,我明白了大海为何称自己的祖国为蓝色土耳其。
整个伊斯坦布尔沿着海岸线两边不高的山坡依势建设,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与西欧建筑喜欢用雕塑进行外墙装饰不同,这里的房屋更加重视实用和简约。换言之,想看华丽的建筑,还得去意大利、法国。不过,沿岸还是有些建筑值得一看,比如多尔玛巴赫切皇宫,听闻内部装饰极尽奢华,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入内参观;还有在塞拉宫皇家花园旧址上新建起来的凯宾斯基酒店,可以算得上装饰最华丽的酒店之一。Mimar Sinan Guzel Sanatlar大学的建筑学院也坐落于海岸边,看上去像是一个幻想王国中的市政厅,让人联想到宫崎骏老爷子的动画,于是有一种不真实的美,占据了脑海。
海里漂浮着大量水母,初看还以为是泡沫,又像是一个个塑料袋。第一次在海中直接看到水母,与水族馆中观赏起来大不一样。沿着地处欧洲的西海岸自南向北航行一段后,游轮转了一个大弯,来到地处亚洲的东海岸,自北向南航行。没想到一转过来,迎面而来的冷风吹得大家都从二楼的甲板上纷纷躲到了船舱里。同一个海峡,似乎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与岸边距离大约百米的海中,伫立着一栋孤零零的房子,房子边上,是一座灯塔。房子的基座与海面几乎持平,这里的主人难道不担心涨潮?
午餐的餐厅叫做Marmara Balik,Marmara(马尔马拉)是土耳其的内海,就在伊斯坦布尔边上,连接着博斯普鲁斯海峡与爱琴海,Balik在是鱼的意思。餐厅位于金角湾与博斯普鲁斯海峡交汇处的加拉塔(Galata)大桥下。大桥上层供车辆和行人通过,下层是一排餐厅。很多当地人在上面一层垂钓,所以我们就餐的时候,还能一边吃饭,一边观察旁边抖动的鱼线,好几次看到鱼线绷紧,却在起竿的瞬间又被鱼儿逃脱,好不容易才有一条巴掌大的小鱼被吊了起来。看来这里的鱼也聪明得紧,不知是人在吊鱼的肉身,还是鱼在吊人的胃口。土耳其的餐厅,基本都是西餐的上菜方式,餐桌上会先备好一些面包,第一道上汤,喝完后撤下,接着上主菜,吃完再上甜点或水果。我们今天的主菜是烤鱼,鱼皮焦脆,鱼肉鲜嫩,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撒一些盐、胡椒和柠檬汁。这样的一餐,人均只要50-70里拉。
结束了惬意的午餐,我们来到一个叫做的Mecidiye(贝西克塔什)的地方。一下车就看到街边的商贩在搬运两大袋土豆。这些土豆个头很大,差不多是云南土豆的3-5倍。烤熟的土豆,从中切开,配上各种肉丁、奶酪、酱料,以及一大堆我们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的配料,看上去十分爽口。可惜我们刚吃完午饭,实在没有地方留给这种特别的小吃。沿着小街往南走,很快就来到位于海边的迈吉德大清真寺(中文也译作奥塔科依清真寺)旁。这座清真寺的主殿是一个接近正方形的结构,上面同样是圆形拱顶。外墙采用了新巴洛克风格的装饰,罗马柱,窝卷,交错的线条和花纹,一样都不少,只是没有人形雕塑,与我们印象中清真寺该有的样子大相径庭。早上我们曾在游船上远眺这座清真寺,现在正好到了诵经礼拜的时间,广播传出来阿訇吟唱经文的声音,洪亮悠远。这样圣神的声音,在未来的几天里,会时常伴随着我们。
沿着一条小巷,绕道清真寺的正面,不少游人正坐在海边的长椅上享受阳光海景。小广场铺设着石头制成的方砖,一群鸽子在啄食砖缝间洒落的麦粒。有些动物是幸运的,轻易就可以获得食物,还不会遭受人类的攻击。听了大海的推荐,大家都涌向著名的MADO冰淇淋店。土耳其冰淇淋声名远播,得益于其软糯的口感和香甜的味道。如果一口一口慢慢舔着吃,跟普通的冰淇淋差异就不大了,所以一定要忍着冰,快速嚼着吃,那独特的滋味,在我心中远胜哈根达斯。5里拉一个球,花上15里拉,给76岁的老妈也买上一个筒,看她脸上绽放的笑容,跟6岁的孩子一样灿烂。
离开海边,去到塔克西姆广场。广场边上卖鲜花的铺子把这一区域装点得瑰丽多姿,花朵饱满鲜艳,引发众人的赞叹。无论何处,鲜花,总是让人喜爱不已。旁边的独立纪念碑,竖立着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青铜像。沿着步行街闲逛,看到不少人头上罩着一块白纱布,后来从大海那儿才得知,原来土耳其很多人脱发严重,这直接导致伊斯坦布尔的植发技术发达,形成了4亿美金的产业。有很多人专程前来手术,因为要观察三天并进行清洗等处理,闲来无事,大家也就不顾及头上还裹着纱布,都跑出来逛街了。这如同在首尔,你也能看到有人裹着浮肿脸就出来游荡一样。
因为出发前缩短了行程,土耳其国家博物馆被迫砍掉了,我们对这个古老文明的探究,只能浅尝辄止。于是,伊斯坦布尔这座距今2600余年的城市,在我们这群初访者印象中,似乎并没有留下太多恢弘壮观的古迹,更多的秘密,留待下次,如果,还有下次。
飞机抵达卡帕多西亚,天已经黑了。新的大巴车和司机阿里巴巴把我们带到了Primier洞穴酒店。酒店只有一部很小的电梯,而且几乎是个象征性的摆设,因为出了电梯以后,你会发现这里的通道七弯八拐七上八下且四通八达,到处都是台阶和密道,把人引向未知的深处。如果没有服务员带领,第一次想顺利找到自己的房间,应该是不太可能的。房间四壁都是白色的砂岩,十分暖和,只是没有手机信号,也暂时连不上Wi-Fi。第二天早餐时我问餐厅服务员,他说他们遭遇了黑客攻击,也许晚上就好了。如果当时给我来张自拍,一定是张标准的问号脸:什么黑客会来攻击一家洞穴酒店的网络啊?!好在晚上回到酒店时,网络果然已经修复了,网速飞快。因为每个房间都不一样,有经验的导游都让客人自己抽取房卡,拼手气这种事,总要愿赌服输吧。既然不一样,大家肯定忍不住要相互先串个门,房间大的还得找点溢美之词称赞一下别人的房间,小心收好自己内心的小得意。
(未完待续……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