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参加了语文教师的业务培训,我收获颇丰。
郝秀芹老师赏析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课堂流程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轻松的完成了对古诗文内容的解读,对作者深入全面的了解,更结合自己语文人的身份,把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注,演变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由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无能为力,同样体会出老师的无奈和无助,轻松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老师教态自然大方,亲切自然,把课堂让给学生,并很好的运用小组合作和评价。
胡玉玲老师做课“语文课堂有效导学策略”。胡老师由“你对自己的课堂满意吗?”导入,引发了所有老师对自己课堂的思考和反思:我们的语文课该给孩子留点什么?
接着,胡老师从六个方面:1.以“案”导学。2.以“读”导学。3.以“问”导学。4.以“法”导学。5.以主题导学。6.以“情”导学。具体阐述了有效导学的策略。
我感悟最深的是以读导学。对于古诗文和散文的教学,通过“读中识——读中品——读中悟”三个环节完成,而不是只在重点词句的翻译上下功夫。对于文中的情感通过细细的品读文本,运用换词语、该标点的方法去感悟。还可以“化文为诗”方法,读出奇效,读出感情。对于当下的大阅读,通过延读的方法,让学生大量阅读,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阅读理解水平,潜移默化的就会喜欢上语文。
反思我的教学,我读的太少了。总觉得自己读的不好,很少给学生范读;文言文侧重于句子的翻译,词语的掌握,读的也不多;现代文更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读。以后我一定要把“读”多运用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通过听两个老师的讲课,我深深的感到:只有对教育钟爱,对语文热爱,对学生喜爱,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用语文的方式去教语文,才能给学生留下理性的思考,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对自己的课堂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