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推荐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他三年级时就看了《狼王梦》,经常给我讲过母狼紫岚是如何培养新一代狼王的,讲到伟大的母爱。最近他又在看沈石溪的中篇动物小说集,看得有点入迷。
我早前从网上看到过一位妈妈写的《你的孩子是冲话费送的吗?敢给他看沈石溪的小说》,讲到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虚构性和残忍度。我当时看到题目就有一点触目惊心,好奇的驱使下最近翻看了沈石溪几篇中篇动物小说,《象冢》《复仇》《猎狐》等,的确很吸引人,构思巧妙的情节,浪漫激扬的情怀,难怪孩子们那么喜欢,动物的生活和情感太像人类,与人类毫无二质,甚至可以说高于人类!作者笔下的动物世界如此丰富、细腻、鲜活!
我在看的过程中忍不住感叹的同时又质疑,感叹动物充满人性和的感情和智慧,雌鹰霜点在倒春寒时节为两个孩子觅食无果后,果断决定以自己的孩子(雏鹰)为诱饵,成功捕获了两米长的眼镜蛇,在亲子和养子之间如何选择,霜点痛苦地无法抉择,抓阄决定了亲子,实际也是一种选择,物竞天择吧!为了雄鹰的优良基因,霜点选择了牺牲亲子(亲儿子太弱了)!
头象茨甫和小公象隆卡决斗时,被伴侣阿雅的儿子隆卡(可能是他自己的儿子,大象界父子不相认)打败了,而且是阿雅帮着隆卡给了茨甫致命一击,动物的母爱不逊于人类,母亲阿雅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受伤、死去,母亲的本能使她冲向了自己的爱人,在茨甫走向象冢时,阿雅却义无反顾地陪着茨甫壮烈赴死。
《猎狐》中红狐偷吃了戈文家的鸡,还吓得戈文尖叫,这表现作为猎人的后代是奇耻大辱,戈文要复仇,潜伏一夜终于用铁夹捕获了红狐,红狐没有反抗没有哀求,用嚎叫赶走了自己的孩子,保证两只幼狐的安全之后,只求一死,可两只幼狐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还带来一只灰兔,用直立行走转圈作揖的方式向戈文求救,哀求换回母亲的性命,戈文是上过学堂的少年,掕着灰兔回家后,受到爸爸的奚落,妈妈却为他举行了哈尼族隆重的迎接猎人仪式,因为儿子是一个勇敢善良的猎人。
还有《复仇》中的水秧儿和狼獾,由恩仇必报到患难与共,经历了生死存亡后人和动物之间建立了无比的默契和信任,作者完全从人的角度和心理来写动物。
海洋大学的教授朱自强在《儿童文学概论》中提出,文学作品对动物的描写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动物是拟人化的,如《列那狐》;第二种,动物具有人的心智,但行为、表现仍是动物的,如《黑骏马》;第三种,动物是本真的,写实的,如加拿大作家汤普森·西顿的《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 沈石溪先生的小说应该属于第二种。
小说中真实与虚构交织重合,假作真时真亦假,对于难以识别“真实世界”与“文学世界”的儿童,阅读沈石溪的小说,很容易造成误导。哪怕碎片化的、错误的动物学知识,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被认清,但亦真亦幻的误导却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
我越看越觉得部分描写生动得过了头 ,语言浮夸了些 ,真实性down了些。总而言之,就是不科学!!赋予了动物太多人类的情感。兔子为了救主人和疯狗战斗, 开挂咬死疯狗,怕传染病给主人自己跳到热锅里自杀…感天动地!老象为了给女主人筹措医药费,因为剽牛表演可以赚200块钱,老象最后甘愿自己撞向小主人手中的屠刀,从而救女主人……松鼠叫人起床,定时定点,最后由于主人公的疏忽削的铅笔太尖松鼠在他不注意时跳了上去而死(松鼠:我要剖腹自尽)!等等一类故事让我放下了他的书。
所以不要盲目沉迷阅读世界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觉得小孩子还是不要沉迷于沈石溪动物小说为好!我准备回家悄悄藏起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以上只是本人读后的感受,各位阅读简书的朋友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