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不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发生了冲突。
当我们和孩子的需求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要不就是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迫使孩子的行为调整,直到我们能接受为止;要不就是妥协、被迫接受孩子的行为。
要么“我们输,孩子赢”。
要么“孩子输,我们赢”。
总有一方是不满意的。
❓那有没有一种方式是共赢的呢?
❗ 有,P.E.T.提供了“第三法”:没有输家的亲子冲突解决方法。
即,孩子和父母达到双赢,大家都要满意。
什么是“第三法”?
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和孩子在面临需求冲突的时候,双方以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共同寻找、选择一个能令双方都欣然接受的解决方案。
具体如何操作如下:
step1:邀请孩子
选择最佳谈话时机和场景,告诉孩子,你希望和他一起,寻找一个“父母和孩子能共同遵守”的解决方案,让双方的需求都能解决。
step2: 确认对方需求
父母和孩子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问自己或孩子“这对我有什么好处?”“这对你有什么好处?”述说自己的感受,以及感受有多强烈。
step3:找出多种解决方案,列好清单,不否定、不评判
step4:评估备选的解决方案
排除父母或者孩子(出于任何原因)无法接受的方案,从而把范围缩小到一两个。
step5:选择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
step6:明确方案执行时间、分工和具体说明
step7:不断根据反馈来评估和调整原先方案,确保双方需求始终得到满足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举个例子
背景:妞妞的妈妈需要出差几天,妞妞不想妈妈走大哭大闹起来....
妞妞妈:看你哭得好伤心,我也挺难过的(共情一下先)
我觉得我们需要好好沟通一下。在此之前你还需要再哭一会吗?想哭你就再哭一会。
妞妞:需要,等我一会
妞妞妈:妞妞,你现在情绪平静一点是么?,那我现在邀请你讨论下这次的问题好吗?”
“好”
“好,那你能跟我谈谈吗?首先谈谈你的需求吧”
“我知道你要离开两天,我就感到是两个月一样!”
“哦,原来你是觉得我要离开你两天,你感到很漫长,所以你很难过”
“是的,我不想你离开”
“好的,妈妈知道你的需求了。那我说说我的需求吧。妈妈这次去出差时要去工作,领导说了必须要去的。 那我们一起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够互相照顾到,满足各自的需求好吗。我相信解决办法总比问题多的”
“好啊,那就让我们一起想想吧”
“啊!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感觉我就在你身边,而我又去能出差呢,有什么呢?” (开始引导一下,最好还是让他想办法吧)
“啊!我想到了,摄像头!”
“哇!听起来真是一个好办法啊! 我们再想想吧,什么办法都行,待会我们再来看能不能做到吧”
“好,我再想想!有点难,可是我觉得我应该可以再想到其他办法。”
“我想到了!我可以跟你一起去,你去玩的时候我在宾馆,晚上你回来我再跟你睡!”
“这办法听起来也挺好的哦,现在我们有2个办法,我们一个个来看哪些能实现,再挑一个最好的吧。第一个是摄像头”
“可是摄像头很难带啊,又有线,又要有电。”
“这样啊,那你觉得有什么设备能够有摄像头,又能随身携带。你想想上次你跟哥哥用什么联系的呀”
“我想到了!手机!我们可以视频!” (他开始雀跃)
“好的,这办法真好,就算我不在你身边,你也能看到我。那我们看下一个,你跟我去,然后在宾馆玩,晚上和我睡。 嗯,确实可以考虑,可是你一个人在宾馆玩,我有点担心你的安全,你说呢?”
“是的,确实,而且可能我会无聊”
“好的,那我们放弃这个方案啦。那看起来还是第一个方案好些。对吗?”
“是的,那我们到时候视频吧”
“哈哈,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了这个难办的问题哦!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来!give me f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