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所名校被推到风口浪尖,教师被感染,封校隔离,无数目光的关注,无数焦虑的汇集,把师生推到了风暴中央。
清晨,有人转发视频,从该校门口开车经过拍摄,长长的大巴车队占据了半边街道,依次等候入校转移师生,视频画面传出一个突兀的声音:“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如此刺耳,瞬时让画面毫无价值。
整个教育系统高位调度,指令逐条下达,全员核酸检测,两天内全覆盖到位,大家自查行动轨迹,与密接者有重复轨迹者主动上报,全市上百万师生、家庭,闻讯而动。有人评价:为政者就知道折腾,不管实际情况,措施一点也不科学。或许这样的观点表达了心声,却仅有站在个人角度的思考,那种彰显独立的“不盲从”,此刻显得有些不识时务。
一些夹缝中的声音又冒出来了,“这样的疫情怎么防得住,大家还要工作不?生活不?这样搞下去迟早都会崩溃。”此时,群体免疫的观点又一次被“好心者”推出,每个人都尝试着表达,不管懂不懂,不论有没有科学依据,看到的不少所谓内幕消息成为谈资,殊不知这样的消息价值几何,真实性几分?
高三教师群内,我转发了孩子班主任推介的文章《你,就是传奇》、《我相信,很快我们就会在春风中重逢》,有人立马点赞,评价“有真正的人文素养”,有人说这样的文章正当时,是师生的定海神针。
“所谓的感同身受,都是隔靴瘙痒”,只有当真正置身风暴眼中,你的感受才会真实,你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才会深刻。
没有人埋怨被感染的老师,反而纷纷送上真诚的祝福,美好的祈愿;有的老师教师自觉担当,挺在抗疫第一现场,有的老师连夜撰文为学校发声,让家长心安,有的老师统筹全校后续被隔离的所有事宜;学生则是满满正能量,唱着歌儿为学校加油,相互鼓励,强化信心,坚定信念有能力面对接下来独自“奔赴”。
我们不禁感叹:唯有百年沉淀,长期人文熏陶,日积月累,才能涵养出面临重大变故时表现出如此高标准的师生素养,才能彰显学校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从容不迫,才能体现学校越是艰难越能战斗的能力,名校实力,此刻彰显无疑。
与之对比,我们学校有太远的差距,有太多的方面需要学习。我应将这些故事和人文精神,分享给我的同事和学生,每一次精神的感染,每一分能量的累积,每一次感人故事的分享,都是我们向人文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