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的《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近日读到的一本好书。以至于,在没有读第二遍、第三遍之前,就急于写一篇读后感,为的是记录一下当下最真切的感受。
好酒越存越香,一部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书,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必有其独到之处。有幸读之,我感觉有三谢。一谢作者本人,将其对人生的深刻领悟慷慨分享,进而也要感恩他的父母及其生活的环境,施与他的正面影响;二谢吉林文史出版社,慧眼识珠,传递非凡智慧与卓越思想;三谢译者严冬冬(笔名于海生),这是一位小我一轮的八零后,鞍山市理科状元,勇登珠峰的清华学子,译著颇丰。可惜天妒英才——2012年不幸在新疆天山遇难,年方28。他的翻译很通顺、不别扭,能将原著的语句了无痕迹地转换为本土化语言(譬如扭转乾坤这一成语的使用),方便读者更好地领会原著想要表达的意思。
其实在阅读之前,我并没有刻意关注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只是想从这么一本据说是慢热的畅销书中读到些启发人的思想。阅读之初,甚至还对目录中的四部分稍感费解——第一部分讲自律的;第二部分讲爱;第三部分讲成长与宗教;第四部分讲神奇的力量,实在看不出这之间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平和的书,作者并不着急抛出让人附和的磅礴观点,而是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一点点地通过案例娓娓道来,再亲自从一个个现象中抓住内在的本质呈现给读者。
一周的时间(5.27—6.2)读它,不快也不慢。没必要快,是因为它不靠故事情节来吸引人;无法慢,是因为清楚地知道:有一本好书摆在你面前,开卷有益。
第一部分讲自律,其实是很奇怪的开头。因为什么,又为了谁,我们要去自律?斯科特开门见山地说,人生苦难重重。也就是,我们无法回避问题和痛苦。既然无法回避就要去面对。而他推荐的,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就是自律。只有通过完整的自律,你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人生的问题(及其苦难)接踵而来,是选择逃避而失败,还是选择迎难而上,学习解决之道,进而取得胜利,成为了一个分水岭。
No pain, no gain。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者,心灵会变得健康。而规避问题、逃避痛苦的趋向,则成为心理疾病的根源。这当中,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由此,引出了自律所包含的四个主要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自律的第一个原则是推迟满足。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先来面对问题感受痛苦,后解决问题享受快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先苦后甜。与此相反,如果只贪图眼前安逸,以“先享受、后付费”成为座右铭,意气用事,则很可能吞食恶果。
缺乏自律的孩子,非因父母管教不严,而是父母本身难以自律。如果,爸爸妈妈愿意陪着孩子吃苦,那么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孩子也会担起责任,敢于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开始自律。由于自律的核心是学习自我照顾,承认自我价值的重要性,采取一切措施照顾自己,自尊自爱的感觉就成为了自律的基础。让孩子从小懂得自我珍惜,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健全心理的前提。幼时自信,成年时自会勇于挑战困难。
回到推迟满足,如果我们不愿意花时间来应对解决问题时的不适感,将无法积累任何有效的经验;更关键的是,问题并没有消失,他们继续存在并成为妨碍心灵成长的永久障碍。越早面对他们,推迟满足,放弃暂时的安逸和小的痛苦,去承受较大的痛苦,将来就可以得到更大的满足感。
自律的第二个原则是承担责任。逃避责任者倾向于把错误归咎他人,容易人格失调。当然,过于强加责任给自己,认为咎由自取,也容易造成神经官能症。前者老是在说“我不能、我不可能、我做不到”;而后者,老是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不应该…”挂在嘴边;更有甚者,兼而有之,一方面把别人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另一方面,又将其他责任统统一推了之,凡此种种,均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神经官能症者让自己活得痛苦;而人格失调者通过转嫁责任,让别人活得痛苦。把责任推给别人,意味着我们甘愿附属于人,将自由和权力拱手相让。远离责任带来的痛苦,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自律的第三个原则是尊重事实。世界不停变化,人生地图也要重新绘制,不尊重现实,就会迷失方向。抱残守缺、与现实脱节、固守过时观念,构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不恰当地将幼时观念和反应转移到成人世界,就是心理学上的移情。移情现象,是拒绝放弃老旧地图,拒绝尊重事实作出调整,必然故步自封、命丧南墙。
有病就得治,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勇于迎接他人的质疑和挑战,必将转向好的一面。尊重事实者、往往也是胸怀坦荡、以诚待人。与尊重事实相悖者,是说谎。既包括彻头彻尾地编制与现实完全不符的谎言(黑色谎言),也包括有意隐瞒大部分真相,却不易察觉的白色谎言。
为坚守尊重事实的原则,作者提出六条规则:一是绝不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二是非得保留部分真相,一定出于重大道德考虑,情非得已。并记住,一般来说,不说出全部真相,基本上就等同于说谎。三是不可因一己私利将部门真相隐瞒;四是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可以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五是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六是评估他人对事实的需要,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
简单来说,一个人越诚实,越尊重事实,就越积极和开放,心胸坦荡;一个人越虚假,越隐瞒真相,就越保守而封闭,文过饰非、不停地编制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备受折磨。
自律的第四个原则是保持平衡。这其实是最难掌握的一个原则,它要求你在追求诚实的同时,保留部分事实和真相;在勇于承担责任的同时,学会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在推迟满足、迎接痛苦的同时,努力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它能够灵活地进行情绪反馈,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间取得平衡,还要懂得放弃。
放弃旧我,方得新生。当潜意识已经开始放弃和成长时,意识层面,却不愿意承认昔日的自我和处世模式急需调整,这势必引发心理危机。因放弃而产生的抑郁,其实是自然而健康的现象。现实是残酷的,死亡是必然的,为了体验新鲜的事物,让他们驻入灵魂,我们必须超越现有的一切,消除经验和成见,让当前需求和未来期待一同出席,作出恰当的评估、判断和决定。
保持平衡有一个技巧,叫“兼容并包”,它是促进心智成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其前提是,获得的远比放弃的多。关于放弃,作者补充了一点,就是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否则无从谈起。脱离了实践,心灵无法成长。
有关自律所包含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四种人生原则,作者更是建议持之以恒地去实践,让心灵达到更高的层次。
第一部分读完,应该说很令人信服。毕竟幸福和快乐不会从天而降,现实也总会教育你,推迟满足,担起责任,面对问题,保持平衡。懂得自律者,更加从容,也更加自由。那么,除了现实“逼迫”,是否还存在一种“推动力”,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去自律?因为什么,又为了谁,我们要去自律?很显然,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始终无法回避,而作者,给出了他的睿智答案,也展现出这本书真正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