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儿童的自控力,很多人都会想到心理学经典的棉花糖实验,认为具有延迟满足力的孩子未来相对会有较高的成就。但棉花糖实验的后续版本却有了更多的发现: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呈现方式,增加样本多样性,发现母亲的学历,家庭的经济收入,以及对孩子兑现承诺的正向反馈都会影响儿童的自控力。不禁让我们思考:只是单纯关注意志力本身无意义,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成人的行为方式,儿童的成长环境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行为和品质是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当他在家长的言行一致中感到被承诺的能得到兑现,甚至能得到更多的奖励,那他以后自然更愿意等待更能自控。同样的,孩子的正确行为是在得到正强化后培养出来的,比如有时我们会说孩子总是不好好吃饭,但相信他总有一次好好吃饭的时候,那么抓住这一次机会给予表扬和强化,而尽量省去在每次不好好吃饭的时候叨叨。
另外,研究表明人的自控力从早晨到晚上逐渐减弱,可以引导孩合理安排一天的任务,且尽可能一次只完成一个任务。在任务的制定中让孩子参与和做主,尊重孩子,让孩子在兴趣和自主内驱力的作用下主动‘想要达到’目标,而不是‘必须达到’。对于孩子的拖延症要予以理解,不要过多催促,否则超限效应,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和逆反,更不愿意去完成。其实有时候想想感觉拖延症像是个伪命题,我们成人也常常拖延,但在自己真正想做感兴趣做的事情上乐此不疲谈何拖延啊。有时得考虑儿童最近发展区,采取小步子慢慢来,让孩子一点点找到成就感,有‘我能完成’的效能感,进而愿意做更多的尝试。
儿童自控力的发展须经历一定的过程,也需要在大脑机能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家长在了解了儿童自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之后,能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而不会感到焦虑或操之过急。需要注意的是,和人的理性控制相关的大脑皮层‘前额叶’大概是在16岁左右才完全成熟的。因此对于孩子的自控力问题我们应该学会接纳,要‘允许其发生’。孩子从0-1岁的自我认识,1-2岁的主体自我命名,2-3岁的客体自我评价,4岁左右自我情感体验,直到4-5岁才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孩子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我是谁’。培养独立完整的自我评价体系是日后培养自控力和健全人格的基础。告诉孩子: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些都很正常。每个人都是不完美,我有缺点也有优点,别人也是。同时我也是能干的。且这些不是靠父母说出来就可以的,‘我能干’的感觉一定是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尝试做成事的过程中慢慢生长出来的。
其实,自我控制这件事上,在我看来情绪的控制是第一重要的。这一点也是我自己从小欠缺的一课,我是在成年之后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存在严重的情绪方面的问题,成长过程中没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很多情绪被压抑却不知道,直到在亲密关系中才彻底爆发。现在大家都在谈父母的情绪稳定对孩子有多么重要,的确很重要,但我感到这种‘稳定’一定得是真的稳定才行,而不是为了稳定而稳定。被压抑的终归是会扭曲的也是不自然的。如果父母本身不具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那我们就在生活中慢慢修炼。认识情绪是控制情绪的第一步,生活中和另一半,和孩子之间彼此多谈感受,真正关心和询问对方的感受,和孩子一起经常复盘和反省,帮助孩子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进而才能慢慢做到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试着让大脑皮层发挥作用,而不是只有杏仁核的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