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红薯

        今日回老家海宁看望父母。走到四楼,打开房门,就看到铺了一地的红薯,满满当当,足有上百斤。

      其实2005年新农村建设改造以后,都变成居民户口,已经没有自留地了,不知道母亲去哪里垦荒种了这么多红薯。

      岁月有痕,母亲已经71岁,典型的农村妇女,一生勤劳节俭,似乎不知疲倦似的。母亲虽然是文盲,但是没有文化并不代表着没有智慧。

      我依稀还记得当年乡砖瓦厂招工,有一个简单的文化考试。当年的我是读小学二年级。母亲就把我带在身边,帮她答题,最后也被录取了,原本砖瓦厂的工作就是体力活,只要吃苦耐劳就可以了。其实当年乡镇企业不多,要进砖瓦厂也是很难的,一个村好像只有两个名额,而且需要先报名再抽签的。

        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全面推行了承包到户责任制,我们家分到了五亩多水田,也就意味着除了家里的农活以外,还要做砖瓦厂的工作。其实砖瓦厂里面都是重体力活:挑泥,拉土坯,晒土坯,入窑,出窑,而且是三班倒,还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在那个年代,一个月能挣上二十多元了,已经是挺高的工资了。平时都还没什么,最主要是农忙时节,忙里又要忙外。少不更事的我,老是要吵到上夜班的母亲,现在想来也有些惭愧不已。

      母亲在砖瓦厂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工厂关门。手拉肩扛,养家糊口,再到后来的新建二层楼房,供我上学,那也算是母亲的高光时刻了。后来我长大到杭州求学,留杭工作,结婚生子,到如今我孩子也已经上大学了。期间,母亲也到杭州帮我们带了几年的孩子,孩子幼儿园了,她也呆不住,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生活”。

      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母亲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原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了。可是她是停不下来的,在她的字典里“唯有做生活”才是头等大事。母亲其实是个不太料理家务的人,因为她把外面的“生活”放在第一位。砖瓦厂关门回家后,她可一直没闲在家里,后来就到处打零工:做拖鞋,缝袜子,剪线头等等。而且极富责任心,早出晚归,有时工厂为赶货还要加班加点,跟她说了好几次让她休息一下,她都听不进去。

      母亲也是个倔强的爱要强的人。我们劝告他少做一点,她总是说:谁谁谁,比她年纪多大还在干?还有谁,还在哪里种了多少地?在她的心学里,只有为家里挣钱了才能体现价值。看来,母亲是闲不下来的。年纪大了,一度没有工厂再愿意录用她,她居然还失眠了,还是要想方设法去打零工,那样她才睡得踏实。但是她一去干活就忘记了自己的年纪,有时候居然晚上九点还在加班。直到今年上半年熬坏了身体,住了院。吃尽了苦头,左劝右劝才同意,不再去外面干活了。

        看着一地的红薯,我理解母亲的心思, 也许这就是母亲的成就感吧。即使现在外面不再“做生活”了,可地里的农活还是舍不得放下的,就像她的父亲一般,一直要做到八十多岁,也许这就是她的价值观。

     

新农村建造的房子

        虽然我知道这个品种的红薯又硬又粉,口味并不好吃。临走时,母亲给我准备了满满两大袋的红薯和青菜,我没有嫌弃,欣然接受,因为那是母亲的一份沉甸甸的母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朋友问我九月休假时希望能做成什么事情才不会浪费一个美好的九月。我说活着就好,能陪陪妈妈就好。 休假前我本来有很多愿...
    xwgong阅读 1,999评论 19 26
  • 文/江南风景 昨天晚上给妻子通电话,妻子说:“明天是母亲节,一定要给母亲打个电话,孩子们计划用他们的零用钱给我买一...
    江南风景打工者的正能量阅读 467评论 0 1
  • 吴贤德:献給母亲节 吴贤德/文 母亲在我的印象中和记忆里,除了吃苦和勤劳,还是吃苦和勤劳,由于父亲去世早,每每想起...
    豫南农民工阅读 321评论 0 1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39评论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石放阅读 6,95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