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是来自一位朋友的提问,
我的看法是两个字:找死!
先概括性的讲几点看法。
素质教育概念提出,有近40年时间(1985年),提出至今,从未有过春天;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之所以没有春天,本质上还是因为跟分数无关!所以,事实上大部分素质教育机构一直处于煎熬的状态。
单科如此,多科更难!假如机构有3个项目,但市场和销售能力跟不上,无非就是分流罢了。本来一科还能招个百来个学生,结果多科变成各科都只有二三十个学生。
上市机构能转综合体,一是没办法,死不起;二是品牌和招生能力确实强!
如果招生能力跟不上,盲目转型教育综合体,就是在加速机构死亡。毕竟,所有的拓科,都是要投入的。
另外,给个小建议:但凡有人来找你合作素质教育项目,都请谨慎评估对方的招生能力。个人建议是,可以合作,但只做师资输送,上一次课收一次费。
补充一句:还是一直以来的观点,当下政策未出尽,保持定力最重要!加速耗课,降低成本,找个低成本易上手的项目遮羞!千万不可冒进!
如果,我是说如果,你看完以上内容,觉得还是想变成综合体,那接下去的内容对你会有所帮助。
事实上,在双减政策出来不久,就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机构转型的,里面有陈述到适合转型的教育机构需要具备的一些要素(具体参见文章:你的机构到底要不要转型?答案在这里……)。
核心一点是:有证有照!这类机构可以明确场地、消防等都是合规的,直接从学科变成素质教育,当下来看,各地都是鼓励的。
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话,就是:有照无证(但找人看过,场地是符合办证要求的。注意:不是找大师看过哈。)
假如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的话,不用说转成素质教育综合体,就是转成单科素质教育机构,当下也不是太合适。
毕竟,政策还未出尽!未来怎么规范,都是未知数。
满足前提条件的话,就需要评估自身实力。尤其是招生和销售的实力!
素质教育跟学科教育最大的不同是:非刚需、冲动型消费、耗课难、利润率低;而学科教育是:刚需、理性消费、耗课容易、利润率高。
能玩得转学科的,并不代表能玩得转素质教育。当然,这是从运营层面讲的。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机构的运营难度,事实上比学科教育更大。
而这种难度中,尤以市场和销售为先。
大部分素质教育机构,单科的话,可能还能招个100来个学生一年;一旦变成多科,可能是一科二三十个学生。最终导致各个科目的实际运营成本在提高,但学生量起不来。
转成综合体,或者多科的素质教育机构,在组织结构上就需要做拆分。运用项目制管理的方式,由各个项目负责人对各自科目的指标负责。
基于此,组建单独的市场、销售、教学、服务团队。切不可把内部转化作为部分科目的主要获客渠道!
内部转化可以为整个运营锦上添花,但不能完全依赖。这是忠告。
证照齐全,市场销售能力能跟上,接下去还有一个制约因素。
素质教育范畴内,可以这么说,所有项目的耗课率都低。耗课率低就会导致,你的运营可能是昨天花今天的钱,今天花明天的钱……
结合未来只能收取3个月学费的内容来看,对于实际运营者的现金流把控和综合运营要求大大提高。
这个内容,过往也有文章谈到过,对于未来教育行业可能存在的3个难点。如果看不清这3个真相,这个行业或许真的不适合你了(参见文章:如果你想继续运营一家赚钱的机构,这3个真相必须看清!)。
我们自己本身也开机构,做的是少儿英语,而且还是在试点城市。
从双减政策出来,到如今,整个思考过程和实际操作的方向,也分享过(参见文章:这样应对“双减”政策,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还是重申那句话:目前政策未出尽。
所有转型,都存在推高成本的风险!大机构的转向,可以作为参考,但切不可照搬,尤其是在转型为素质教育综合体这件事情上。
最后,祝福所有机构都能顺利落地,圆满继续!
刘一一,“深学邦”创始人,专注提升教育机构的综合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