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I 丹思心舞
【个案总体情况】
来访者是高考复读生,带着考试焦虑来求助咨询师。平时学习努力,学业上的理解能力不成问题,但一到考试就焦虑、考不好。随着咨询的进展,从初期的处理焦虑情绪,逐步走到理解焦虑的深层原因,以及理解“我是谁”的存在议题。
【咨询理论/技术/方法】
1、反射功能(心智化水平)评估:能否将过去与现在、将来与现在进行联结;能否在关系中分清你我他;能否通过第三方来看到自己。这是评估一个来访者能不能接受心理咨询的依据。
2、利用咨询设置和咨访关系检验和处理来访者的分离焦虑:尽量稳定咨询设置,可以在咨询频率更改、线下和线上的切换等改变的时候,观察、询问和理解、讨论来访者的反应。
【个案概念化】
1、早年创伤:独生子,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但父亲不常在家,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争吵打骂很凶,经常闹离婚。来访者经历了情感和躯体虐待,卷入父母的关系很深,一直处在害怕父母离婚、打架出人命的恐惧当中。但是来访者显示出很强的反思能力,既看到了父母的暴力部分,也在反思自己跟母亲的黏着和依恋,这样的孩子有比较强的心智化能力,能够在心理咨询的辅助下,将创伤转化为成长。
2、分离焦虑:来访者吃奶时间比较长,跟母亲分床比较晚,家庭完整和谐的氛围的缺失,让他对跟父母在一起、保持一个完整的家有渴望,不能好好考试、考上大学离开家,可能是潜意识里不想跟家庭分离,特别是父母为了他的高考,暂时停止了争吵,更让他希望一直能保持这样的局面。随着咨询的深入,因为来访者自己反思能力强,最后也明白了:“其实父母离婚也没什么”,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成长和进步。
3、道德防御:面对父母的争吵打闹和出轨,来访者产生被忽视、被抛弃的感觉,但是将原因归于自己不够好,以防御在道德上对父母的否定,这样造成了极度自卑、自我认同感低。
4、催眠后暗示的作用:来访者需要更多积极关注和积极暗示,小时候被忽视太多,以致于产生“梦游”的症状后,家里组织“法事”让他得到全家族的关注,“症状”消除,其实是一种催眠暗示的作用。
5、理解来访者喜欢看恐怖片:儿童内心的害怕大于现实中的害怕,看恐怖片可以帮助将内心的恐惧做投射,而在战栗和恐惧后回到现实的正常状态。
【自我反思与经验学习】
在叙事疗法的学习中,我理解到创伤的经历不一定导致创伤的后果,关键是个人如何去理解、去赋意,这些赋意是可以被重构和改写的。这次精神动力学的督导,老师的说法再次呼应了这个认识。尤其是对于已经趋于成年、心智化水平较高的来访者,在咨询中给他空间去反思、去表达这部分,也给与恰当的回应和强化就足够。
【咨询建议】
咨询师的思路很清晰,干预也做得很不错。老师关于咨询设置调整(咨询频率降低)及与来访者的讨论挺好,从中可以进一步检验和处理来访者的分离焦虑,经由这个过程,咨询师也可以将“温柔而坚定”做得更好。至于家庭治疗,如果来访者的父母愿意接受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不能对父母进行干预,来访者到了这个年龄,能得到自主成长,也是很好的结果。
(ZQ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