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1案例研修选的是小鹿的一篇案例,她在案例中讲述了她和小远同学从相互折磨到和谐共处的故事。案例很长,值得研讨的地方很多,主要集中在遇到顽劣学生该怎么办?
是啊,每个老师的教育生涯里都会遇到几个搞不定的刺头学生,他们厌学,多动,懒散,有的甚至还敌视老师搞事情。造成这种现象要么是家庭教育不到位,要么是原生教育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最终承受这种磨难的是我们这些苦逼的班主任。
小鹿在案例中与小远是前嫌颇深,师生之间不是双向奔赴,而是双向厌恶,所以在分班时彼此都如释重负。然而戏剧性的结果却让他们继续相互折磨。这时候小鹿选择了平等对话互写优点,这是二人关系缓和的切入点。
师生平等对话,从说出对方的有点开始,让彼此尤其是小远放下对老师的戒心。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谢老师不再跟小远正面交锋,而是选择平等对话,给与学生足够的尊重,放低了自己,让学生放下了戒心。
其实人与人之间不管什么关系,平等对话都是很重要的。我在办公室里看到,很多老师跟学生沟通时,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基本都是师坐生站,或者老师站着,学生低着头,这种对话效果真的让人担忧。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这不是妥协软弱,而且教育智慧。有的老师从来都是高冷酷,让学生望而生畏,班级学生老老实实,这样的威严真的很可怕。
真正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的关系,但是大部分班主任带班都是这样的:第一阶段气到嚎啕大哭,第二阶段气到暴跳如雷……要到第几阶段才能做到再生气也能心平气和智慧处理呢?
每当遇到顽劣学生,我都会安慰自己:别生气,这个孩子再顽劣,就算他成不了优秀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就可以了。这样心情就会平复很多,教育效果反而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