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倾听的五个原则,分别是: 1,语言简单,说孩子能理解的感受; 2,排除生理问题(排除生理问题的过程也是积极倾听) 3,肢体回馈; 4,带着解决方案去听(孩子太小,没有能力解决时) 5,倾听以后要观察效果。(孩子高兴倾听有效果,孩子发脾气,继续倾听)
孩子情绪越大,越没办法听你长篇大论。
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你不帮他解决问题,他会愈发烦躁。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非语言的倾听(专注的陪伴,拥抱)
孩子的情绪需要被看见。
那些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或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的孩子,与父母建立连接最快的方式是多进行身体的接触(抚摸 牵手 拥抱等)我们的拥抱亲吻,可以唤醒孩子身体的记忆,重温与母体的连接。若孩子抵触,可以玩身体接触性游戏。
孩子有能力解决时,不插手,孩子不能解决时,不要拒绝。
教育是跟随,你需要我,我在这里,你不需要我,我在后面。
婴幼儿的积极倾听同样是非常有效而且是必要的
充分的陪伴带来准确的倾听
所有的倾听都离不开当下这个孩子
倾听时随时觉察自己的情绪(是否掉进问题区)
婴幼儿的倾听,婴幼儿是指七岁之前的孩子,因为孩子比较小,所以他们的倾听有一些需要特殊注意的地方。
第一,语言要简单。
感受要说孩子能理解能明白的感受。
孩子情绪越大,越没办法听你说长篇大论。你说:“宝宝想吃零食,爸爸不让你吃,看起来你真的很难过啊。”这个当然没错,但是如果能简单点:“不让宝宝吃零食,宝宝好难过哦。”孩子听了会更舒服。
另外跟孩子说感受的时候,一定要说简单的孩子能理解的感受,那些什么失落,迷茫,焦虑等等对孩子来说,都太抽象了,他还得费半天劲去想你到底说的是什么感受,事实上是对孩子当下情绪流动的打断。
有些老师会建议,父母要给给孩子的情绪命名,教会孩子认识情绪,这个做法我是不认同的,首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父母,是很难准确的给情绪命名的,很多人连自己的情绪都搞不清楚是什么,怎么搞得清孩子的情绪?
你给它命名沮丧,你怎么确定你说得对?要知道情绪通常都是复合情绪,好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有焦虑,有紧张,有失落,有沮丧等等,你到底命的是哪个名?很有可能,你对情绪的命名其实误导了孩子。
往往,越细微的感受,越难准确命名,还会让人光在想“到底他这是什么感受?我该怎么倾听?”你在想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和当下这个孩子在一起了,就算说出来了,你也是在背书,不是在倾听。
相反,如果你是说不开心,生气,着急,这类感受,一方面孩子知道是什么感受,另一方面,这些感受比较泛也不容易出错。所以如果你能非常清晰的感受到孩子某个具体的感受,而且确定他能理解,就可以说出来,如果不是的话,还是说简单的感受更好。
其实倾听成人的时候也是这样,语言简单点,用心和对方在一起,而不是去冥思苦该怎么倾听,对方感受是什么,可能是更好的倾听方式。
第二,排除生理问题。
比如孩子哭,我们可以一边倾听,一边查看:“宝宝哭了啊,我们看看是不是尿了啊?喔,不是,那是不是饿了呀?也不是啊,是不是想要妈妈抱着走走呀?啊,被妈妈抱,宝宝好开心啊!”
排除生理问题的过程,不管有没有说话,都可以叫做积极倾听,因为你在解码孩子的非语言信息。
有很多时候,如果孩子身体不舒服,你不帮他解决问题,却一直说话,是会让孩子更加烦躁的。比如孩子困了闹觉,不断找事哭闹,要你陪他玩,或者一会儿要妈妈陪,一会儿要奶奶陪,你一直废话还不如直接紧紧抱着孩子,给他一个安全的包裹,让他安心去睡觉。当然他有可能挣扎反抗,但是这个挣扎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倾听的过程,也是孩子发泄情绪的过程;
第三,肢体回馈。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我们非语言的倾听,比如专注的陪伴,或者抱抱他,好多时候真的是一抱解千愁。
尤其是那些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或者是与父母有长时间分离的孩子,这个时候和孩子建立连接最快的方式就是多跟他进行身体的接触,比如牵手、抚摸、拥抱等。
如果孩子抵触,你可以从游戏开始,设计一些简单的身体接触游戏,比如骑大马。我们家经常会玩滚球,就是我和爸爸躺在床上当垫子,孩子从我们身上滚过来滚过去;或者包饺子,我们一起用被子把他包成饺子,假装吃饺子;或者假装孩子是面条,下面条捞面条等等。只要有心,这类游戏设计是很简单的。
需要强调的是,有时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你抱:“你给我走开,我不要你抱!你走开,你走!”
这个时候,不要强行抱着,要看看孩子说这句话,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有的时候他说不要你抱,但是他的身体姿态很明显表现出的是想要你抱,这个时候你可以去抱他,你一抱他可能就软化了。
有的时候他真的不要你抱,就要尊重孩子的需要,蹲在旁边,倾听陪伴就可以了。
你才是你孩子的育儿专家,你的孩子你最了解,你最清楚到底他传达出来的意思是什么。我们说的所有理论,都离不开当下这个孩子,任何时候都不要把东西学死了,要流动,圆融地处理问题。
第四,父母可以带着解决方案去倾听。
我们前面讲了,不要给孩子建议,可是如果孩子年龄小,他根本没有能力理解这个问题,要不要给建议?当然要。举个例子,一岁的孩子小车找不到了,他可能只知道在原地跺脚哭泣,我们就要带着方案去倾听:
“小车找不到了,宝宝好着急啊!我们一起看看沙发底下有没有?没有啊,宝宝更着急了,我们一起看看茶几底下有没有?还是没有啊,我们看看……”
就这样,倾听中带着引导,陪着孩子一点一点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哭要妈妈陪,你一直倾听,却不告诉他你什么时候能陪,那不是急死人了吗?
有些问题孩子能解决,有些问题孩子解决不了,孩子能解决的时候,我们不插手,孩子不能解决的时候,我们不要拒绝。
教育就是跟随,你需要我,我在这里,你不需要我,我在后面。
第五, 观察效果。
你的倾听到底有没有效,到底有没有说到孩子心里去,要去观察效果。
比如前面说的,孩子找不到车哭,你陪他找了,最后找到了。孩子如果很高兴,说明我们的倾听是对的;如果孩子发脾气,把车扔地上,说明我们搞错了,那要继续倾听:哦,这不是宝宝想要的车啊,宝宝想要的是不是飞机呢?
事实上,倾听之前同样需要观察,观察孩子的表情,观察孩子肢体语言,观察孩子过后才能开口说话。
倾听不光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姿态,一种包容的,接纳的、陪伴的姿态。
有人会问:孩子还不会说话,能不能积极倾听呢?
答案是可以的,而且积极倾听对于不会说话的孩子来说,是帮助他们说出他们说不出来的话,理解到他们真实的意思,并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效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婴幼儿的积极倾听是非常有效而且有必要的。
我有个学员孩子八个月大,有一次她喂孩子吃辅食的时候,孩子摇头,抢勺子。刚开始,她想要抓住孩子的手,不让孩子抢,结果孩子哭了起来。这时候她想到要倾听孩子:宝宝想要自己吃啊!
孩子眼睛上还挂着泪花呢,立马就笑了,虽然还没有拿到勺子,但是他感受到了被理解。
其实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们经常对孩子积极倾听,比如孩子饿了,我们会说:宝宝饿啦,想要吃了是不是?这种就是一种倾听。只要充满爱和信任,倾听几乎是我们的本能。
第六、陪伴。
只有陪伴才能带来了解,充分的陪伴才能带来准确的倾听。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孩子小时候,不管做什么动作或者表情,我们都可以准确解读出孩子的意思。
当你陪伴孩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和他真的可以达到能量共振。我记得以前我们孩子小时候,睡觉有时候会掉下床,我明明睡得很香,但是可以准确的在孩子掉下床的那一瞬间捞住他。如果能到这种境界,倾听就会变得水到渠成。
如果你没有经常陪伴孩子,告诉你方法,你很难抓准孩子的感受,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陪伴是最好的倾听。
总结:
婴幼儿倾听的五个原则:
语言要简单,说孩子能理解的感受;
排除生理问题;
肢体回馈;
带着解决方案去倾听,
倾听以后要观察效果。
作业:
儿子坐在沙发上,歪着脖子睡着了。我走过去拍拍儿子,“宝宝要睡觉了啊。”儿子没做声,“来妈妈带你睡觉去。”儿子点了点头。看到儿子醒了,我马上说,“来,妈妈帮你去刷牙"我给儿子找到拖鞋,抱着他去了洗手间刷牙,这期间儿子一直乖乖的,没有闹一点脾气。往常要么我直接把他抱到床上去了,默认了他没有刷牙的行为,要么我把他弄醒后会直接告诉他,先去刷牙再睡觉。这个时候他就会发脾气,闹着要我帮他刷牙。而我被他的情绪也带入了问题区,不想惯着他,冷冰冰地拒绝他,然后他就会一直在那里哭闹。最后也会妥协自己去刷牙,但是刷了牙后还会哭。有一次,跑到另一个房间去哭,哭了好久,我去安慰他也不管用,后来哭累了就睡着了。
今天这个课里云香老师说到排除生理问题,我突然就联想到了儿子刷牙的事件。对比我之前的做法,我只是简简单单的用了几句积极倾听,并且协助儿子刷了牙,就这么轻松的平息了一场可能又要引起的情绪风波。真是特别有感触。其实生理问题,除了饿 生病 ,困了不也是吗,我为什么一定要在儿子犯困时和儿子斤斤计较呢?很多情况都显示当他困了时,做事效率极低,很容易发脾气,哪里还有理智去处理事情。即便我有我拒绝的理由,可是当儿子在问题区时,他需要被帮助时,我只是扔下几句建议就不管了,难怪儿子会有那么大的情绪反应。而接纳倾听就会让孩子感觉到满满的爱,为他排除生理问题也是在积极倾听。
倾听是活的,可以灵活运用。觉察倾听时 自己的情绪变化,并不断问自己,现在谁处在情绪区。
孩子在问题区,倾听孩子,并注意倾听7岁孩子的一些特殊地方。(排除生理问题,帮助他,这是我要注意的地方)我在问题区时,表达我信息,不迁怒他人和孩子。都在问题区,用冲突解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