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闺蜜群发了几条信息给我,大意就是:“让我转发某商家的推广信息到朋友圈,连发六天,每天截图给她。”这样,她就可以成功领取到一小瓶药膏,疗效"显著"。
闺蜜已经发过好几次类似的信息,迫于情面,我都帮了她,而这一次,我拒绝了。
“连续六天发朋友圈,我做不到呀”。
闺蜜不屈不扰,继续发语音,炮轰我:“你我帮帮我啦!”
我很无语。
谁的时间都很宝贵,发个广告信息,然后截图,连续六天,是什么概念?朋友圈是个人圈子的浓缩,整天发些广告,求赞之类的,对朋友或多或少带来困挠了。
倘若是自己的事,也是情非得已,每次在朋友圈求赞,内心都有些愧疚感。
是的,如今网络快速发展,很多商家都利用朋友圈进行推广,“将此信息转发到朋友圈,获得68赞,就可以到店领一份精美的礼品,或抵现金xⅹ元……”
如此这般的信息数不胜数。通常见到朋友求赞的信息,我都乐意成人之美。毕竟,举手之劳嘛。
可是,有些朋友的请求甚是麻烦,又是关注公众号,又要注册帐号之类的,看着都头疼。一两次麻烦别人尚可,可为了一点点恩惠,就无止境的麻烦别人,真的是有失教养。
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恰当的人际关系。超越了人际关系那个分寸,就是给别人添麻烦。
你寻求别人的帮助时,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其次,要设身处地想想自己是否困挠到别人。
02
办公室张姐,四十多岁的样子。在同事之中属于“老资格”了。有个爱好,就是喜欢经常麻烦别人。
单位里都用电脑办公了,平时偶尔要关注某政府公众号啦,业务学习啦,上交心得之类的,她无一例外的找同事帮忙。
“小刘,帮我关注下xx公众号啦!我不记得怎么弄了。"
“小黄,领导布置的将桌面设置为统一的图片,我一窍不通,帮帮我啦!”
说实话,张姐也就是比别的同事年长七、八岁的样子,完全可以通过摸索,掌握这些基本的技能,而她就是不想学。
此外,她还经常差遣同事帮她做这这那:“那谁,帮我打个盒饭啦,帮我取个快递啦,”稳稳的“领导范”,让大家避之不及。
忘记说了,张姐的空闲时间都泡在电视剧里,腰上的呼拉圈增添了不少,智商却没长多少。
喜欢麻烦别人的人:一是懒;二是自私。
那些遇到问题,首先不是想着自己怎么克服困难,而是想着怎么向别人求助的人,暂时或许可以得一些利益,但最终,他的格局会越来越小,能力越来越弱。
03
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大文学家胡适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他就曾经告诫儿子:“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懂得恪守分寸,不冒犯,不打扰,这样才能不造成麻烦,才能维持良好的关系”。
有个小故事。胡适与妻子一起住在大学的宿舍,妻子老是违反不可以在宿舍打麻将的规定,他决定搬出学校。
有人笑他:“学院的院长就是您的学生,您怕什么呢?”
“正因为院长是我的学生,我更加不能为难他”。
多么通透的人呀,可惜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明白不了。
蔡康勇说:“给别人添麻烦的原因,可能出于无知,来自于教养,可能一切的根源通通在于他没有把别人放在心上”。
胡适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就算院长是他的学生,也不例外。
其实,你对待别人的态度,是否喜欢麻烦别人,透露着你的教养。
04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决定了我们是否是个有教养的人。
当我们身陷困境,遇到急事,在寻找帮助时不要犹豫。
比如家人突发病情,我们需要得到警察的帮助,让家人可以快速获救。
或者汽车在野外抛锚,我们急需朋友或路人的帮助。
当你以一己之力解决不了难题,人们都愿意伸出援手。
可是,一些自己通过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轻易去麻烦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去做的事情,别人也不乐意去做。
你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同样无比珍贵。
虽然,人与人之间靠彼此“麻烦”,维系感情更显得有人情味。但是,凡事得有个度。
没有谁天生有义务帮助你,父母、爱人,朋友都如此。
人情如纸,你要用得恰到好处才是。
努力修炼自己,能自己解决的事,就尽量少麻烦别人。
永远不要因为同一件事,而多次麻烦一个人,否则,这种行为真的没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