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W的最后一次联系是他告诉我,他打算写一篇中篇科幻小说,希望我给女主角取名。
W是来自山西的男生。我和他认识是在网上的一个组队去图书馆上自习的帖子里。后来回复帖子的人变多了,我组了个群。大家的第一次聚会在图书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聚在图书馆。再后来,我们由自习群变成了娱乐群,一起唱歌,一起吃饭,一起大晚上逛公园。其余人来来去去,最后活跃的始终是我们五六个。而W也是我们几个里面第一个离开上海的。
W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刚认识W的时候,他刚辞职不久,正在为下一份工作学习。在确定之前的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时候,他选择主动辞职,并投身于下一个目标。那个时候他平均每天花8个小时学习新岗位的东西。我欣赏自律的人,大抵是因为我自己不怎么自律,还得依靠在网络ID里强调“自律”二字才能提醒自己。
W和我是有话题聊的人。和W的聊天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告诉我,他在高中时候看了很多科幻刊物,具体是什么我记不清了,看得很多,可能一期不落。科幻是我最喜欢的,他也看。有一次我讲到《异形》是我最爱的系列之一,他表示很诧异。再后来我们讨论的科幻话题,我一个也记不得了。我们讨论过一些书籍,我跟他讲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里的观点“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表达了我对此观点的理解和认同。他跟我表达了一番《光荣与梦想》的读后感。除此之外我们讨论过的书里,我只记得《必然》,最后他送给我的那本。
W是个中二的人。他的资料卡上毫不保留地表达着对海贼王的喜爱,总是听他念叨着“大航海时代”。有些时候他有些孩子气,有点接近于偏执。可是偏执,是我不喜欢的。
最后一次的见面,记不清了。大抵是我们几个人聚在一起吃饭为他践行,大抵是我们的单独会面。不过这些不重要了。匆忙打个照面,他是我现在拿来写作的素材,我是他小说里的人物原型。我还有很多素材,他也有很多原型。这些素材和故事增加了我们生活的宽度。如果这个W没有出现,我会写另一个W。生活不就这样么,边看风景边往前走,有时慢有时快。
W跟我说女主角的名字非常重要。不知道最后他给女主角取了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或许他的下一个人物原型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