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球球去幼儿园,他到了门口说,只要爸爸送进去不要妈妈,我只能望着他远远的背影,心中一片惆怅。关键是他早上起床一直让我搂着,还说要吃内内,我耐心的陪了他很久,可他转眼间就翻脸不认娘,我都送到门口了,还不让我完成最后的仪式感。
当我发了一张图来表达自己惆怅的心情时,朋友圈的评论很热闹。分为两派,一派是回复很快的,一针见血,核心思想就是原来是妈妈更舍不得娃,另一派是表扬派,说球球很棒。然后我发现一件有趣的事,一针见血派全是经过了很多个人成长学习的高知妈妈,而表扬派基本都是亲友。作为被评论的主人,比起一针见血派我更喜欢表扬派。当然谁都喜欢听好话,可是我在想一针见血派的同仁们,你们评论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提醒我要多一些自我觉知?
发现了跟知识体系对应的案例?
还是想说,我一下就看穿了你?我是不是很厉害?
作为同样经过了很多学习,也同样走在自我成长道路上的妈妈,我就在反思,我是不是也喜欢这样说话?
昨晚学友的微信,是一篇史坦纳的长文,我大致看了一眼,发现这个号我也关注了,而且正好我昨天刚买了这本书。然后我就自说自话回到,“这本书我也买了,史坦纳的五大经典之一”。
来看看我说话的意图,你想给我面包,我也有,而且我和你一样有料,看我什么都知道吧。
说白了,我就想说,我也很厉害!!!
今天早上学友回复道,这里提到的知识与我们之前的讨论有呼应,此文清晰明了的解答了她原来的疑惑。
原来人家没想知道,我有多厉害,只是想跟我产生学习上的共鸣。
我真的有倾听吗?
我真的有在跟别人发生连结吗?
还是我只想向外界证明,我很厉害?
《塔罗冥想》的作者提到,自我膨胀主要是源于夸大自己的重要性和执迷的优越情节,最后演变成妄想症。一开始以相对单纯的形态出现,莫名的自视甚高或过度率性而为,一旦演变成对所有人的蔑视和否定,就变得十分危险了,这时欣赏、感激和尊敬的对象全都变成了自己,最后出现十分明显的幻觉和自大狂的倾向。
这在身心灵成长的道路上,屡见不鲜。尤其会重复发生在那些离群索居的人身上,也会反复出现在超俗的渴望之中,包括高度、宽度和深度上的超验需求。追求比尘世更高境界的人很容易感到骄傲,寻求超尘的任务和乐趣的人,也很容易觉得自己无比重要,寻找生命的深度、渴望看破世间表现的人,往往面临的最大危险:内在最细微的精神诱惑——傲慢。
字字戳心,看来我正走在“自我膨胀”的道路上,而不是真正的正途。
唯一可以防范这种妄想症的解药是——工作和祈祷。
除了崇敬我们之上的属灵存有,还得尽量保持客观,以免对自己是谁以及有何能力产生幻觉。人若是提升自己的祈祷和冥想到纯然敬神的程度,自然能明辨崇敬者与被崇敬的对象之间的差距。这样他就不至于受诱惑而崇拜自己。他永远能觉知自己和被尊崇的对象之间的差距,绝不会自视为神。
尽量保持客观,实事求是。举例,一位习惯高估自己治疗能力的医师,历经种种挫折之后,很快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
这是一种“以己之名”或以主人而非侍者的身份行事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