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一个人长大后,总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记忆里。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我们最怀念的,还是妈妈做的家常菜。
正值佳节,全家团圆之际,又正当《舌尖上的中国3》热播当然也少不了熟悉的家常菜,接下来就跟着团团一起赴一场视觉盛宴吧。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饺子啦,古语有言:“莫道离别愁几许,一饺此中揽。来年早归喜几多,吃饺话团圆。”作为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人团团而坐,一边谈笑风生,一边不耽误手下动作,其乐融融。沸水中一个个犹如鱼儿般灵活的饺子,同时也象征着新的一年如鱼得水,万事顺意,岂不美哉?
“先将猪皮泡之,然开水煮沸,待猪皮成卷切丝,后熬之,同佐大料生姜,熬制肉皮变糯,即成。”这是老一辈对肉皮冻做法的概括,可谓是慢工出细活,一口下去,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干净又营养,宜家之选。
“要想寒假过得好,大盘鸡肯定少不了。”这是一位大盘鸡狂热粉的话。作为一个地方的特色菜,大盘鸡唤醒了在外游子的乡思。一碗热气腾腾地被端上来,红油浮在表面搭配绿绿的青菜,增加食欲,面条筋道有嚼劲,让人欲罢不能,还想再来一碗。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就是羊肉米粉。煮粉的阿姨板把粉一扯,往高汤里一甩,加肉片,撒香菜,一气呵成。米粉软糯可口,羊排薄薄有嚼劲,一筷子粉配一撮辣椒粉,爽气淋漓。
猪羊鸡都有了,怎么能少了鱼呢。古往今来,关于鱼的诗句有很多,“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等等。鱼除了颇具文学色彩,其营养价值也是很丰富,鱼的做法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同时,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是美好的的代名词。
最最重要的美食就是团圆饭了,家人聚在一起,各有各的活干,相互协作,忙里忙外,成就一番用真情浇灌的盛宴。甜在心里,喜在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