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心悦诚服》
自我激励是情商的一部分。简而言之,情商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了解自我、调控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学家发现,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善于自我激励。丹尼尔·戈尔曼曾说过,“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员、世界级音乐家以及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发现,他们共同的特质是不断提升自己坚持常规训练的能力”。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能在看似枯燥的、重复的、单调的任务中坚持下去呢?他们靠什么激励自己?这些人都善于捕捉当下的积极体验。
还以踢球为例,在成年人看来没什么意义可言。但孩子不这么想,他们全情投入,奔跑、传球、射门,甚至小伙伴的呼喊都能唤起他们心中的积极体验。一旦赢球,更是兴高采烈,每个嬉闹玩耍的孩子,脸上都写满了愉悦感。孩子为什么对游戏乐此不疲呢?就是因为这些积极的体验,让他们不吝付出脑力和体力。也正是这些积极的体验,让孩子为自己的行动赋予了价值。
有时候,看到孩子做完作业,我会和他一起欢呼:“哦,我们做完喽!”我并不担心孩子会因此而骄傲,这仅仅是突出孩子的积极体验而已。真正的高手和天才都不是靠功利和恐惧驱动自己,而是被内心积极的力量和体验所激励。善于自我肯定的人,同时也可以很谦卑,二者并不矛盾。甚至只有真正的自我肯定,才有真正的谦卑。
I:
1、积极的体验来自于:全情投入;完成(阶段)目标时的满足感(成就感),包括外界认可和自己认可。
2、靠功利和恐惧是“依从”(被动),被积极力量和体验驱动是“认同”(主动),最后达成“内化”(习惯成自然)。对人的影响最好直接从第二层次开始。
3、真正的自我肯定,才有真正的谦卑(无需外界证明)。自己的优劣,不需要自己证明
A1:
1、逼迫他人或自己都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逼,因为抗拒,因为不适,所以注意力必然分散。而如果能做到全情投入、全神贯注,那么就只会感到愉悦。以前看到别人未达到我的期望时,我经常会说“不要……”“别……”“你应该……”。
2、我们经常用奖惩来逼孩子做这个不做那个,虽然短时间会有效果,但长期来看,其效果肯定是越来越弱的
3、常常会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而在获得成绩时强调自己的作用,遇到问题时强调自己的无辜。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优秀而非平庸。
A2:
1、现在我看到有人做得不够好,我就说,“你看,这样做会不会更好些?”;如果看到他做错了,我就说:“你看,这里有个问题,想想看,还有什么办法吗?”。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这样可以让对方关注于行动本身,有利于他全情投入,而不是关注犯错和被责备的负面情绪。
2、孩子学习成绩好,我们不奖励,他学习成绩不好,我们也不惩罚。送给他礼物,从来跟他的学习成绩没有关系。我希望他能认识到:学习的快乐不来自于获得奖励,学习的动力也不来自于对惩罚的恐惧。快乐来自于全神贯注和学有所成;动力来自于想要自己更优秀更美好,对自己(和世界)更有掌控力。
3、一个人好不好,自己和别人的感知总是不一样的,如果为了证明自己好,竭力强调,反而会让别人觉得狂妄和虚荣。不如认真修炼,让自己的优秀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让人如沐春风,予人斗志昂扬。
要把我以前常说的“你看,听我的没错吧!“——改成“这么做果然有效果,你学得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