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是靠什么养活几亿人的呢

    明末大战以后啊,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生活是非常的困苦,全国都在努力的恢复生产,直到清初经济才得到了初步的恢复,然后在经过康熙和乾隆的励精图治,全国上下一片太平景象,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呢,乾隆时,人口暴涨,中国人口第一次达到了3亿,人口增多就要想办法养活他们呀,就需要一种高产的作物,清政府最终找到了一种叫红薯的农作物,解决了百姓吃饭问题,为盛世打下了基础。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起红薯啊,得从明朝万历年间说起,当时啊有个商人,他叫陈振龙,经常在吕宋经商,就是现在的菲律宾,那时候是西班牙的地盘,西班牙对这里管控很严,特别是对农作物管控更严,而陈振龙偏偏就看上了吕宋的一种农作物,那就是红薯,当地人叫朱薯,因为陈振龙发现,红薯这个东西,不用煮熟,直接就能吃,而且对土壤,环境,并没有太大要求,放那都能生长,他的老家福建土地贫瘠,很适合种植红薯,于是就一边学着种植方法,一边想办法把它带回国,但是西班牙人是不可能答应的,最后陈振龙把朱薯藤编入藤篮当中,躲过了西班牙人的检查,顺利地将朱薯藤带回了中国,他是中国引进红薯第一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回到家乡后,陈振龙试种了红薯,效果非常的好,有一年福建大旱,眼看就要闹饥荒,陈振龙请求大面积种植红薯,经过层层上报,受到政府高度重视,最终救了很多人的命,清朝的粮食危机,就是靠红薯解决的,最大的受益人是乾隆,乾隆为了推广红薯种植,每顿必吃红薯,并称赞道,好个红薯,功胜人参,所以康乾盛世也叫番薯盛世。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盛夏,大街小巷,红薯叶不缺,一块钱一把儿。新鲜红薯也开始上市。红薯叶,称素菜女皇,饭馆里称人参菜。红薯还可以制成粉...
    黑荞阅读 575评论 3 7
  • 东山是海岛县,历史上的东山生态环境较差,风沙肆虐,适宜农作物耕作的地方少,且土壤偏盐碱化,产出少,百姓食不果腹,“...
    林火坤阅读 1,914评论 0 6
  • 说到最近最火的剧,不得不提《白夜追凶》,在周围朋友的安利下,小编也追起了这部剧。豆瓣评分9.0的剧果然不一样,全程...
    侃侃网剧阅读 205评论 0 0
  • 如果有来生,我想做匹马,一匹在草原上奔跑的野马。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匹欲望的野马。 你可以去放养它,也可以...
    思予在写作阅读 637评论 0 0
  • 1、does not contain bitcode. You must rebuild it with bitc...
    前端学习中阅读 1,304评论 0 1